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
商业

拿着借条你可以追债20年 但欠条你只受法律保护3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2  浏览次数:12221
核心提示:借完钱,打个借条就行了吗?真的不是这样的!好多人由于相关法律知识缺乏,为日后讨要借款带来了诸多麻烦。借钱时又有哪些陷阱需要注意呢?借条、欠条、收条三者的区别你分得清吗?



借完钱,打个借条就行了吗?真的不是这样的!好多人由于相关法律知识缺乏,为日后讨要借款带来了诸多麻烦。借钱时又有哪些陷阱需要注意呢?借条、欠条、收条三者的区别你分得清吗?

先来看一则案例:一字之差,万元欠款竞不受法律保护!

2008年10月,家住郑州的杨某因家中需要翻盖房子,就向老战友张某借钱4.2万元。当年10月6日,杨某给张某打了个欠条,欠条载明:“今借张××四万二千元,杨××,2008年10月4日。”杨某的邻居许某在欠条上签字作了担保。

2011年7月,张某在多次向杨某索债无果后,将杨某及许某告上法庭,要求杨某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许某承担担保责任。

张某手握着杨某给他打的4.2万元的欠条去法院诉讼时,却被法院判决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的理由是,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原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在两年时间内主张过该权利,现在该主张已超过受法律保护的诉讼时效两年的规定,所以最终判决驳回了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提醒:在《民法总则》生效之前,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但是在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生效之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约定了还款期限的欠条,自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不主张权利的,法律不予以保护;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自欠条出具之日起3年内不主张权利的,法律不予以保护。(以下按照3年的诉讼时效进行分析)

拿着借条,你可以追债20年,但欠条,你只受法律保护3年

注意:借条、欠条、收条的区别

1、定义作用不同

借条:在借用关系中债务人向出借人开具的表明债务人有到期“还款赎条”的义务的借款凭证。借条代表的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给付借款。

欠条:交易过后产生应付账款的一方(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具的证明其欠款事实同时表明开具人有到期“还款赎条”义务的凭证。欠条是对以往双方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表明自欠条形成之日起双方之间形成的一种新的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

收条:在收到财物时接收人给送达人开具的证明这一交付事实的凭证。收条不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在开具收条时并没有到期通过给付来“赎条”的意思表示。

2、性质不同

借条:借条证明的是借款/借用关系,强调的是"借"字。

欠条:欠条证明的是双方之间有债权债务关系,强调的是"欠”,一个结果。

收条:收条证明的是钱或物你已收到,强调的是"已收到"这个事实。

3、产生原因不同

借条:借条是一份简易的借款/借用合同,它只能因"借"产生。做为重要证据,本身就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法律效力比较强。

欠条:欠条是一种经济结算结果,它可以因借贷产生,因买卖产生,因劳务产生,因赔偿产生很多原因都能产生欠条,所以它不能证明单纯是借贷关系。

收条:收条仅仅是"送""收"两个动作的完成。它不会产生更不能证明任何债权债务的关系。

4、书写内容不同

借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借条”名称、借款人名称、出借人名称、借款日期、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借款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欠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欠条”名称、欠款人名称、被欠款人名称,欠款事由、欠款日期、欠款金额、还款日期、利息、欠款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收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收条”名称、交付人名称、交付时间、交付事由、交付款项、交付产生的结果(一般要指明消灭哪张借条或欠条或其他给付义务的效力)、接受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拿着借条,你可以追债20年,但欠条,你只受法律保护3年

5、诉讼时效不同

?有约定了还款时间的借条和欠条:有两年的诉讼时效,均从约定还款时间到期后开始计算。

?没有约定还款时间的:

借条:借条从主张还款时开始计算,有三年诉讼时效。三年内再次主张还款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产生新的三年诉讼时效,以此计算最长可达到20年。

欠条:欠条从书写欠条之日算起,只有三年的诉讼时效。

收条:收条同欠条一样,只有三年诉讼时效。

6、法律效力不同

借条:如诉讼时只有借条,只需简单的陈述借款事实经过即可。胜诉极高。

欠条:如诉讼时只有欠条,还需准备欠条产生的原因等相关证据,否则可能败诉。

收条:如诉讼时只有收条,一般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7、遇到老赖时不同

借条:有借条,老赖无法抵赖。

欠条:有欠条,老赖抵赖否认。

收条:有收条,老赖抵赖到底。


来源:找法网
编辑:河南商报 孙亚男
商报网最后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