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提升城市形象 整洁有序舒适愉悦 郑州悄然在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0  浏览次数:10268
核心提示:  碧沙岗北边与建设东路融为一体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秀清 图  拍下一组照片,配了一句徒步赏绿城,美丽又宜人,市民李立在朋友圈收获一大波点赞。  经六路的变化让克秀英说了四个字:满意得很!  自去年7月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路长制以来,一年多的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秀清 图

  碧沙岗北边与建设东路融为一体 

  拍下一组照片,配了一句“徒步赏绿城,美丽又宜人”,市民李立在朋友圈收获一大波点赞。

  经六路的变化让克秀英说了四个字:“满意得很!”

  自去年7月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路长制”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郑州打造出453条特色街道,文化符号和城市记忆融入了城市大街小巷,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一座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正在你我的身边显现。

  郑报全媒体记者 谷长乐

  有“面”有“里” “路长制”提升城市形象

  1.1米宽、1公里长的“城市跑道”,如红玉腰带延伸在经六路西侧人行道上。跑道旁有休闲座椅、阅读长廊,墙边错层布局着灌木、乔木等10余种绿植。

  “城市一年比一年漂亮。”李立再次感慨眼前道路畅通、环境优美的景色,拍下一组照片发到朋友圈,配文“徒步赏绿城,美丽又宜人”,收获了一大波点赞。

  李立的体验之变,源自郑州城市蝶变。

  自2018年7月开始,郑州实施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路长制”,提纲挈领,自上而下,层层专人负责,落实到城市各区、各乡镇(办事处)、街道的每一条路,把城市的管理下沉到最基层,真正做到了无死角、精细化,效率提升,效果突出,社会反响强烈,治大城如“绣花”,从源头上解决了“差、乱、脏、软”的“城市病”,全面打造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好形象,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长制”郑州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郑州已打造出了453条与历史、文化、产业、功能相匹配的特色街道,文化符号和城市记忆融入了城市大街小巷,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塔湾西街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秀清 图

   一“撇”一“捺” 街区变美传递民声

  “满意得很!”

  这四个字最能表达克秀英对变化后经六路的心情。如今,这条路变身“马路花园”,人流量明显增大。

  经六路按照“因地制宜、见缝插绿”的原则和“还绿于民、还美于路”的思路,打造出“小而精致”的街道微景观。

  “1公里”健康休闲圈,铺设了1.1米宽、1公里长的城市跑道,沿途安装25组休闲座椅。

  城市书房和近百米长的阅读宣传长廊,优化城市空间尺度。

  “5分钟”便民生活圈,开设小吃百货、理发改衣、修车修鞋、生鲜蔬菜等便民服务项目7家。

  “延伸式”政务服务圈,设置24小时警务自助服务厅,提供居住证申报、临时身份证明开具等自助式业务。

  经六路的变身,既画下了群策群力的“一撇”,又落笔人民为先的“一捺”,在居民每天都想走走的行动“点赞”中,画下完美的“逗点”。不是“句号”,是因为“经八路辖区道路有机更新”这句话,并没有写完,纬一路、经七路……一切正在描绘中。

  市民在体育公园嬉戏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图

  近悦远来,老街巷绽放新颜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生活在清真寺街的海女士有发言权:“在这儿生活几十年了,老城区嘛,只要生活怪方便也就没啥太高要求。没想到现在这一整治,感觉美得像住进景区!”

  海女士的认可,对参与清真寺街改造工作的北下街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说弥足珍贵。这条老街巷,承载着城市温情记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带来的历史欠账。随着深入推进“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老街巷在“绣花功夫”上开始嬗变。

  整治后的街区以清真古寺的灰、白两色为主色调,13面商都文化铜牌、文化浮雕提升了街道文化品位,老旧小区改造留下的老物件打造出街头微景观。

  海女士欣喜地看到:生活环境大变样了,来访的亲戚朋友赞不绝口“倍儿有面儿”,更实惠的是这里的二手房均价上涨了1000元左右,连两室一厅的出租价格都涨了三五百元。有的老邻居原来准备出售的房屋,现在也留作自住。

   擦亮底色,“路长制”延伸至楼院

  中原区是20世纪50年代五大棉纺厂等国企所在地,是老郑州人眼里地地道道的老城区。在街道提升之初,中原区强调“高手在民间”,做好“路长制”工作,就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得益于“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原区居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实惠,桐柏路191号院就是其中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落、曲径通幽的小花园、居民窗户上挂着的几只鸟儿欢快地叫着……每一栋楼体都穿上了“新衣”,挂上了楼院示意图、楼栋指示牌;量身为居民设置了20多处晾衣区;针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了补绿、增绿;还特意增加了20多处桌椅板凳供居民聊天休憩“唠家常”……一个“60后”老旧小区却别有洞天,成为片区的新颜值实力派。

  “楼还是那幢楼、房还是那套房,可是现在每天都有新的感受。‘路长制’延伸到楼院内,实施‘路院共治’,最得实惠、最受益的还是我们的群众。”居民刘大爷近段时间没事都愿意在院里走走,称“跟搬新家了似的”。

  微改造项目“不大拆大建,以功能提升为主”,添置体育文化设施、消防系统、绿化升级改造、维修更换供水管网、房屋本体修缮及防水等成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必备的人性化“药方”。

  以人为本,城市品质提升“加速度”

  城市即人。要实现“诗意的栖居”的城市梦想,必须围绕人的需求,因地制宜,提升硬件和优化软件并重,才能让人生活得更舒心、更舒适、更便捷。

  郑州市通过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处见功夫,用精心、抓精细、求精致、创精品。把绣花一样的细心、耐心、巧心,落实到了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让政策善意和人文关怀传导到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确保在细微之处见功夫、显温情。

  在深化推进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中,郑州市推动精细化管理从道路向楼院延伸,从表层向纵深推进,开启“宽视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整治模式,变局部推动的小敲碎打,为整街坊一体化提升。下一步,我市将用现代化方式推进城市的现代化治理,结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际,组建智慧城市建设智库,对郑州智慧城市建设把脉问诊,让市民真切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捷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记者:谷长乐
编辑:华丽娟 实习编辑 刘梦鸽
来源:中原网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