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4  浏览次数:18360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恒图/文 记者 杨东华/图 新世纪以来,郑煤机每一步走的都很稳。当2000年它病入膏肓时,以焦承尧为首的改革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随后这家老国企逐渐苏醒,并经过混改、股改,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成为煤机行业的龙头公司。坐落在第九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恒图/文 记者 杨东华/图

新世纪以来,郑煤机每一步走的都很稳。

当2000年它“病入膏肓”时,以焦承尧为首的改革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随后这家老国企逐渐苏醒,并经过混改、股改,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成为煤机行业的龙头公司。

坐落在第九大街与南三环交叉口的郑煤机,名字会让人产生两层误会:听起来更像是传统制造业,只生产煤机。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逾10亿元;产品板块包括煤机和汽车零部件。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中,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占到66.4%。

如今,郑煤机的煤矿综采设备液压支架研发实力和装备水平全球领先,利润占行业企业90%,产品先后打进了俄罗斯、土耳其、印度、越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际市场。2016年开始组建的汽车零部件板块已经拥有了全球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网络。

公司董事长焦承尧的战略思路是“可以离开行业,但不能离开专业”。这使得郑煤机的业务布局一直围绕机械制造,即使是进军汽车零部件行业,也不会因为领域的陌生造成业绩拖累。

从濒临破产到起死回生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来自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结束时,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郑煤机的前身——1958年成立的郑州煤矿机械厂就诞生在此时。

关于制造业的讨论早已由最初的“补短板”到现在的“升级转型”,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也在向智能化的方向转型。郑煤机经历了拖欠工资、濒临破产的危局,却在一个个紧要关头挺了过来。

郑煤机一开始直属于煤炭部,是计划经济时代煤炭部指定生产液压支架的国企。经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危机前,在液压支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1964年,中国第一台自移式支架在郑煤机诞生。1984年,世界第一台中位放顶煤支架在郑煤机研制成功。

90年代中后期,受煤炭行业长期低迷影响,郑煤机几近崩溃破产边缘,资产负债率超过117%,职工工资拖欠8个月,10年的医药费无法报销,处于半停产状态。

多位在郑煤机工作超过20年的员工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当时郑煤机技术人员严重流失,人浮于事,企业想卖给煤矿都没人要。有些在职员工为了生存去外面搞副业,钉鞋、打小工。“小伙子出去找对象,一听是郑煤机的都遭到婉拒”,“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此时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进入第五阶段,前期的“责任制”、“经营机制”等改革可以为郑煤机提供部分借鉴。

经过煤炭部下派人员的民意测验,时年37岁的焦承尧在这种背景下走马上任。改革从“干部、用工、分配”三项制度开始。具体来说,为打破国企僵化的弊端,干部制度实施了竞聘制、任期制、岗薪制、末位淘汰制。

为打破工人“铁饭碗”,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形成了合同制、劳务派遣制、专业顾问专家制等多种用工形式。为取消“大锅饭”,实施与市场接轨、与企业效益和岗位贡献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活力被调动起来了,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工资开始按时发放。”在郑煤机工作26年的宋青云(应采访对象要求,为化名)说,1993年技术人员每月工资200多元,后来提高到800左右。协议工资+项目工资改革后,有的技术员工资翻倍,能拿到2000多元。人心逐渐稳定,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郑煤机10多年前的这场改革已经具备现代公司制度的很多特质。以任期制和竞聘制为例,这两项制度冲破国企“论资排辈、熬年头升职”的弊端,为当时垂老的郑煤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年轻中坚力量,并一直影响至今。

和很多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宋青云是改革的受益者。1993年加入郑煤机的他,2003年竞聘中层副职,后来一路竞聘至正职、高管。现在,郑煤机的中层正职绝大多数是30多岁的80后,甚至高管队伍也有两名80后。

通过一些列改革,郑煤机由2000年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做到2012年营收达120亿元,创下公司发展的高光时刻。

在此期间,公司于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0年登陆A股市场,2012年在H股上市。

结构调整与收购之路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郑煤机目前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煤机和汽车零部件。在两起汽车零部件收购项目之前,公司一直以煤矿综采的重要设备——液压支架为主打产品主攻煤矿机械行业。

总装厂厂长苑少冲正在车间忙碌,工作间隙的他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郑煤机生产的液压支架在产量方面已经世界领先,技术方面实现部分领先。郑煤机的液压支架月产量1200架~1500架,最高年产20000架以上。现在的任务量比较饱和,经常加班加点,还是满足不了客户需求量。

作为煤炭机械的核心,综采设备所占的价值量最大,约达 7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约 30%是设备购置投资。一般而言,煤炭机械设备约占设备购置总体 50%,综采设备约占煤炭机械设备总投资的70% 。

根据创力集团招股说明书披露,综采设备价值构成中,液压支架占比最大,达 45%,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分别占13%、10%,其他设备占20%。这就是郑煤机的机遇所在。

但是,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行业形势急转直下,煤机行业形势急剧恶化。郑煤机的煤机业务净利润从2012年的16亿元,断崖式下滑至2015年和2016年的0.11亿元和0.36亿元。从2012年到2016年,在煤炭行业整体过剩经营遇冷的背景下,公司业务以每年20%的幅度递减。

这种情况下,郑煤机进行了结构性改革,推动煤机板块向智能化、成套化、国际化、社会化方向转变。同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2015年公司为中国神华集团联合研制的8.8米液压支架,多项关键技术均为世界首创。2016年,郑煤机成套综采支架出口美国,标志着中国煤机制造实现了国际高端市场零的突破。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随着资源的减少与环保要求,国家层面在调减煤炭能源占比,目前消费总量比重已经降至60%以下。“从煤炭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和环保方向来看,煤炭行业确实是偏夕阳的行业,但是我们判断至少10年内煤炭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不会变化。”一位郑煤机人士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为抵御煤炭行业的周期风险,郑煤机2016年以22亿元从贝恩资本手中收购了亚新科集团所属6家子公司股权,正式向汽车零部件领域布局。至此,郑煤机形成了以煤矿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两大主营业务。

随后的2017年12月,郑煤机完成了对德国博世集团电机业务的收购。德国博世集团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电机业务占据全球市场17%的份额。该次收购的电机业务包括起动机与发电机业务,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是汽车启停电机和48V弱混动力技术,在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高档豪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郑煤机相关负责人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两次收购,郑煤机拥有了全球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网络。其中,索恩格公司(收购博世集团电机业务后成立的公司)在全球电机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产品质量、研发实力、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前三。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优化,使郑煤机收入结构和质量更加优化,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0%左右。

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事实上,始建于1958年的郑煤机前身是郑州煤矿机械厂,1998年由国家煤炭工业部划归河南省。目前,河南省国资委通过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持有公司30.08%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从2000年以来,郑煤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改革。2002年郑煤机实施公司制改革;2006年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为国有控股51%、职工股占49%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直至公司上市。

2015年,郑煤机的国有股权由省国资委划归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持有和运营,对郑煤机由管资产转为管资本。截至目前,郑煤机形成了国有相对控股30.08%、境内外社会公众股、企业核心骨干持股相结合的股权结构。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在一系列调整后,郑煤机的业绩也一路向上。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260亿元,净利润9.39亿元。在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8位。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0.03%,净利润7.31亿元,同比增长60.27%。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国际业务的整合,郑煤机也迎来新一轮挑战。焦承尧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郑煤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改革,比如公司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中长期激励机制、集团管控体系都亟待进一步优化。

对于郑煤机来说,股权相对分散的问题确实存在。河南商报记者查看郑煤机股权结构发现,前10名股东中,除国资控股股东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30.08%外,其余股东分别占股12.73%、4.34%、3.11%及以下。

这说明,虽然股权结构较为多元,但过度分散的非国有资本在重大决策时优势并不明显。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在企业做决策的时候,一个股东占绝对话语权,对企业来说未必是好事。公司治理方面,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决策、风险控制等,做出相应调整。

此外,郑煤机还需要应对国家煤炭产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调整,汽车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变革时期等变化,以及公司并购德国 SEG 项目完成后的存在海外运营及管理业务整合的风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在当时很有用,但是有些措施现在未必适应。遇到加班时,20年前的年轻人会选择把自己的事情放一放,但是95后可能更希望回去和女朋友看电影。”一位郑煤机管理层说,现在年轻人的想法都变了,前段时间刚有位员工以食堂饭菜不好吃为理由提出离职。

新征程: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多位内部人士评价焦承尧时都说到他的“前瞻性,有危机感”。今年9月份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焦承尧说,尽管公司的液压支架卖到美国、俄罗斯、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多个国家,但是在智能化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下一步要在智能化上取得突破。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五年内公司的智能化研究不上台阶,照样要被淘汰。

智能化是行业形成的共识,分为1.0、2.0、3.0等阶段。2008年以前,采煤大多是手动。2008年到2013年是智能化1.0,采用电液控制系统,能实现简单的自动化功能。2013年到现在进入2.0阶段,增加了对工作面各种设备的协同控制,上升到系统自动化,增加了视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化的智能干预。

事实上,今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调研郑煤机时看到的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对成套综采设备的智能控制。

河南商报记者获悉,郑煤机将在10月底的北京国际矿业博览会上,发布成套化的装备和成套化的智能控制系统。届时,郑煤机生产的第一台采煤机的亮相,标志着公司已经可以实现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采煤机的成套化综采设备生产,提供成套化的装备和技术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郑煤机的煤机产品以液压支架为主,并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一骑绝尘。集团下属生产刮板机的公司于2010年前后成立,而挖煤机业务一直到去年12月份才通过收购方式获得布局,好在所收购的采煤机板块属于高端设备。

客观来看,郑煤机的成套化之路面临一定压力。公司在液压支架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刮板运输机和采煤机方面尚未领先。国内煤机市场上,从综合竞争力角度来看,部分煤机设备公司已形成全产业链覆盖及优势产品环节,同时正在向成套设备制造方向发展。

第九大街财富论:破局 郑煤机的“翻身仗”

目前,具备全产业链覆盖、形成两个及以上优势领域、具备成套设备制造能力的煤机设备公司主要有天地科技、山东能源重装、平煤机、中煤能源、兖矿集团、晋煤金鼎煤机、山东矿机。

“我们8月份刚刚成立了智能开采研究院,最新的计划是尽快把成套化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市场推广。总书记看到的已经是成套化的控制系统,但是我们第一台采煤机10月份才能做出来,很遗憾当时没有进行成套控制操作演示。”一位郑煤机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成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也是未来煤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严格来说,目前整个行业还处在自动化和数字化阶段,彻底的智能化系统研究是漫长的过程,现在德国、美国、俄罗斯都在追求最理想的结果。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能3年~5年有所突破,5年~10年达到世界顶尖。” 高级工程师崔建民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对煤矿开采公司来说,如果成套化意味着机械运行和售后更加便利,那么智能化则会大大提高采煤的安全性和效率。数据显示,中国有3000个井工煤矿 ,俄罗斯有89个,美国、澳大利亚分别只有30个。 在智能化煤机占比方面,美国50%的煤矿实现了智能化,澳大利亚这一比例达到70%,而中国井工煤矿的智能化率仅为2.7%。

“这就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说,智能化市场需求包括控制系统的更换和设备整体更换两大类。如果只看控制系统更换这一项, 中国3000个煤矿有约5000个工作面, 假设一台智能控制系统10万元,每个工作面需要150台,仅仅是智能系统更新,就有750亿元的市场容量。如果算上装备更新,市场就更大了。

国金证券认为,随着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的大幅改善,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触底回升 。其中 ,龙头煤炭企业资本开支增长幅度大于行业整体情况,预示企业对煤机设备采购的意愿正在加强。2017年以来,煤矿正在向大规模、机械化发展,先进产能建设有望使煤机迎来一波新增需求。


编辑:王红春 实习编辑 张惟一
来源:河南商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