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
城市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红色旅游村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6  浏览次数:9347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 通讯员 李新在巍峨秀美的铜山脚下,蜿蜒西去的泌水河畔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在村子的中央有一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宏伟壮观的明代建筑群,这里便是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这里曾是中共鄂豫边省委和鄂豫边红军
   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 通讯员 李新

    在巍峨秀美的铜山脚下,蜿蜒西去的泌水河畔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在村子的中央有一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宏伟壮观的明代建筑群,这里便是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这里曾是中共鄂豫边省委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指挥部的驻地,这里留下了许多革命先辈奋斗的足迹,也记载着那段特殊时期的革命历史。

    从这里走出“老八团”

    1935年8月,王国华、张星江联络仝中玉、周骏鸣、张旺午、陈香斋等一批共产党人在唐河毕店商定,将豫南、鄂北两地边区党组织合并成立鄂豫边省委。由张星江任省委书记,王国华任宣传部部长,仝中玉任组织部部长。

    1936年1月,鄂豫边省委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成立之初只有7个人、3支枪。由周骏鸣任队长,王国华为指导员,自此不断发展壮大。

    “焦竹园鄂豫边省委旧址就是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前身。从这里走出了‘老八团’,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立下了彪炳战功。”泌阳县党史办主任郭晓勇说。

    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作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驻地,并以此为中心开辟的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又称桐柏山革命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市十五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

    红色圣地有了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上级对红色革命老区的关注,扶持力度明显加大,鄂豫边省委旧址焦竹园焕发蓬勃的生机。

    翠竹林旁,气势恢宏的焦竹园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南侧、西侧,分别排列着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南侧是村里新型农村社区,西侧是铜山乡24户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点。各家小院内绿意盎然,在这里大家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与社区隔河而望,是2011年建成的葡萄基地。多年来,该基地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持,采用现代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盛产的葡萄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畅销货,年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周边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在该基地引领下,从村干部示范种植带动,到成立焦竹园农林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葡萄面积已发展到500亩。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铮介绍,焦竹园村正在绘就新的蓝图,进一步立足焦竹园村的资源优势,把焦竹园革命圣地打造成为一张红色文化旅游名片,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进而打造焦竹园“红色旅游村庄”,更好地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编辑 吉倩倩)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