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太行南、黄河北,小镇何以换新颜?小镇书记赵化录扎根基层23年,带领群众将传统农业镇建设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6  浏览次数:11008
核心提示:太行南、黄河北,坐落着一座不起眼的小镇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镇,竟会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地,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响当当的名片。这一切,和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息息相关。自1998年来到冀屯镇
太行南、黄河北,坐落着一座不起眼的小镇——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镇,竟会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地,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响当当的名片。

这一切,和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息息相关。自1998年来到冀屯镇后,赵化录在这里一干就是23年。发展经济支柱产业、创新基层治理方法、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p32_b
 3月11日,赵化录(右)走访冀屯镇食用菌园区示范基地。新华社/图



没有松懈与倦怠,始终初心不改。23年间,赵化录为何能够“越干越有劲”?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知道答案。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今天的冀屯,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可在23年前,这个传统的农业镇甚至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33个村全是砂石土路,群众都在土里刨食,有的连房子都盖不起,是一个谁都不愿接手的“烂摊子”。


“修路,是我心中第一件必须解决的事情。”赵化录说。三年时间,冀屯镇终于实现了水泥道路村村通。


路修通了,可冀屯镇依旧没有像样的产业。在麻小营村,村民曹永军种的三座食用菌大棚引起了赵化录的兴趣。“一家一个棚,一年就是一个万元户!”发展食用菌产业——赵化录找到了冀屯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干部带头,群众跟上,冀屯镇掀起建棚高潮。2003年,冀屯镇食用菌大棚达到1万多座,实现了户均1座棚。如今冀屯镇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集散地,日产金针菇300吨。全镇60%的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是辉县人干事的秉性,赵化录就有这股脾气和韧劲。”冀屯镇干部李玉忠说。


 “三项制度”得民心,扎根基层干劲足

 “民情日记”“代理代办”“扶贫帮带”是赵化录探索出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次走访引起了赵化录的深思:“如何形成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机制?”2013年,冀屯镇探索建立民情日记制度。赵化录要求乡镇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记,走村访户记录群众的酸甜苦辣。几年下来,赵化录的民情日记摞起来有一尺多高。


民情日记制度实行两个月后,镇村干部代理代办服务制度和扶贫帮带制度应运而生。


现在,冀屯镇每个村都设有党群服务中心,所有干部都是代办员。同时,机关干部每人联系帮带2户生活困难户和1户生产困难户,做到困难帮扶全覆盖。


23年镇党委书记的经历,让赵化录经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23年任职基层一线岗位,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心里觉得亏不亏?”赵化录觉得,每个干部应该比的是事业,而不是资历,“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据新华社) 编辑 施尚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