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
城市

郑州市管城区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1  浏览次数:11465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 通讯员 娄璞 刘博闻截至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接种新冠疫苗191385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152726人、第二剂次接种38659人,正向构筑坚实免疫屏障加速迈进。5月18日上午,管城区金岱街道办事处七里河疫苗临时接种点迎来一位老人。工作人员立
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 通讯员 娄璞 刘博闻

截至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接种新冠疫苗191385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152726人、第二剂次接种38659人,正向构筑坚实免疫屏障加速迈进。

5月18日上午,管城区金岱街道办事处七里河疫苗临时接种点迎来一位老人。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是姚庄村二组人,名叫程玉兰,1931年生,今年已是90岁高龄,由村干部和家人陪同前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在医务人员对老人进行健康状况询问时,老人笑着说,“打疫苗好,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经过预检程序,老人很快进行了第一剂次疫苗。

目前,管城区已累计接种60岁以上9582人,70岁以上1688人,最高龄90多岁。

“我一天抠了300多瓶疫苗瓶盖,手指头磨出血了,自己用纱布缠了一下,这样就好多了,不影响我继续接种!”说这话的是黄科院附属医院学术报告厅内接种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名叫李孟茹,是手术室的一名护士。李孟茹从5月7日在学术报告厅的临时接种点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一直参与学校师生的接种工作。

“第一天的时候,手就磨得有点出血,我用了创可贴。但工作中发现创可贴影响接种,就换成了纱布,这样带着硅胶手套,就没多大影响了。”她说,不记得自己接种了多少支疫苗,就知道只要有任务,就坚决完成。

在接种前线的小护士中,有这么一位特殊身份的小姐姐,她叫支静,来自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是辖区首批开始接种的单位,担负了辖区冷链、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人群接种任务。

而支静也是最早开始新冠接种的护士,她今年32岁,已怀孕7个月,每天重复着自己的工作,虽然很累,但她总是很认真细心的告知每一位接种者,接种后要喝水,观察半小时后再离开,有啥不舒服随时联系。

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她的身子也越来越笨重,一上班就开始接种几乎就没有站起来喝杯水或者活动活动的时间。有一次她一边吸氧一般给群众接种,中心看到这种情况,让她休息,可她说:“没事主任,我没啥事,只是预防一下,怕肚子的孩子缺氧”。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主任也是心疼,大家也都想让她休息,可她总说,现在我们新冠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果大家接种率能够早早完成,形成群体免疫,我们就更安全了,这时间耽误不得,截止到5月份她已经接种3000多人次。

还有十八里河卫生院李刚,因工作连轴转,他出现低血糖,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大家都劝他多歇歇,他却惦念着还有工作没做完,稍缓几分钟后又回到了岗位上。

参与新冠接种工作的人中,像李孟茹、支静、李刚一样默默奉献、做出牺牲的人员比比皆是。他们放弃个人休息,或流汗或流血,加班加点,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每天的接种任务。

“只要有苗,我们就给师生接种、给群众接种,哪怕加班时间再晚!”由于医务工作人员的突出表现,5月7日,管城区接种量达到1.9万剂次,单日接种量排名郑州市第一,突破4个月以来郑州市单日接种的最高记录,为构筑全民防疫屏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管城区共组建疫苗接种单位(点)56个(含1支机动队伍),设置接种台137个,配备接种人员(含备用人员)915人,疫苗日接种能力达到2万人。

同时,在节约资金、物资的前提下,该区通过将冷藏箱增倍、提前分配装箱,即“1:2”调配法,大幅度提高了运转效率,为接种争取了更多时间。工作人员更是“夏天穿着冬衣”在冷库一待就是1、2个小时,提前将入库的疫苗分配好,让分配好的疫苗等领苗人。

与此同时,管城区采取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加快疫苗接种。

一是确保接种点“就在家门口”,在大型市场、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大型楼宇等处,新增设临时接种点35个,方便辖区群众就近接种。二是坚持特殊人群优先,在接种点张贴、摆放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优先的展板和台卡。三是坚持接种温馨提醒,接种后及时送出温馨提醒小卡片,包含有第二剂次接种时间、接种后注意事项等内容。四是开通接种“免费爱心大巴”,为解决人员居住散路程较远的问题,南曹等办事处相关村安排免费“大巴车”接送群众接种疫苗,为提供优质的接种服务不断改善。(编辑:刘梦鸽)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