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发挥专长 量体裁衣 新密电力推“私人定制式”精准扶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9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郭旭阳  浏览次数:6071
核心提示:新密市区往西北方向走约20公里,拐峪村就坐落在二龙山之中。拐峪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是省级贫困村,但在国网河南新密市供电公司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建道路10余公里,新建可蓄水10万立方米池塘一座,建立标准化卫生所一个,改造输电线路3公里,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日夜辛苦的付出。

  新密市区往西北方向走约20公里,拐峪村就坐落在二龙山之中。拐峪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是省级贫困村,但在国网河南新密市供电公司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建道路10余公里,新建可蓄水10万立方米池塘一座,建立标准化卫生所一个,改造输电线路3公里,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

  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日夜辛苦的付出。
 

  量体裁衣

  “精”在细节,“准”在方向

  沿着村北泥泞的土路一直往山上走,到了山腰就是李长安的家。采访这天,刚好赶上驻村工作队上家做调查,工作队帮扶人员为老人带来了过冬的棉衣,新棉衣穿在身上,李长安久久地拉着队员的手不松开。

  李长安一家是今年刚识别的重点帮扶对象:老两口身体不好,儿子身体残疾,儿媳智力低下,孙女去年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做了手术,家中没有固定收入。针对这种情况,驻村责任组为李长安一家申请了低保,帮他们养了几头牛,将家中老化的电线重新更换。驻村第一书记郭振伟说:“我们的重心在于帮助他们家减轻生活负担,比如家里养的牛,即使卖不出去,也有政策补助。”

  山下的侯书亮和侯书智兄弟是郭振伟口中的自强模范。兄弟俩一个养兔,一个养猪,虽然养殖事业都在发展中,但兄弟俩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养殖最怕疫情,工作队就帮他们宣传产业保险,还经常来宣传贷款政策和市场行情,目前这两户经过自己的劳动都已脱贫。

  结合拐峪村的位置优势,驻村工作队以朱家庵村的“美丽乡村”和 “天龙寺”文化为依托,引进合作企业,打好文化旅游牌。“我们正在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联系我们电力安装公司,有意愿打工的贫困户,优先录用。”郭振伟说,“扶贫工作最怕‘等、靠、要’的贫困户,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真正富起来。”

  

  电力特色

  发挥专长,加速脱贫

  

  作为拐峪村的对口帮扶单位,国网河南新密市供电公司发挥电力专长,让拐峪村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处于深山之中的拐峪村用水极为不便,今年村里利用扶贫项目打机井,由于机井点无电源,郭书记得知后,向公司领导反应该情况,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在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安排筹措50余万元,架设低压线路800多米,修建220千伏安变压器一座,保证了机井施工。施工队说,第一书记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我们要抓紧时间打井,争取早日出水。安装的变压器和线路还解决了村里20多户电压低的问题。”拐峪村村主任王占军说。

  郭振伟被派驻到拐峪村两年来,走遍了拐峪村的每一条路。郭振伟和工作队还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规范起来: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结合,认真落实了“三会一课”;真正以党建促脱贫,第一书记利用经费为村里购置了办公桌椅,协调资金3万元,为五保户、贫困户和贫困党员送去米、面、油等食品;协调郑州市直机关医院进行免费义诊,免费发放常用药品;组织脱贫户走进洧水庄园学习致富经验活动;经过大量走访调研,为脱贫户、新识别贫困户全部建立规范档案,并将贫困户信息全部录入国家扶贫电子信息库。

  拐峪村村民见了郭振伟都格外热情,“时间久了,大家都快成亲戚了。”郭振伟笑着说,“扶贫工作很辛苦,任务很艰巨,只要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使自己的家庭生活富裕起来,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编辑:河南商报  孙亚男
原创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