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壮阔征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03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5939
核心提示:5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完成29次出访,飞行57万多公里,累计198天,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习近平主席的世界足迹,勾勒出一条纵横寰宇的外交轨迹,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

 世界上很少有如此繁忙的元首专机。

  5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完成29次出访,飞行57万多公里,累计198天,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习近平主席的世界足迹,勾勒出一条纵横寰宇的外交轨迹,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

  从顶层设计到深耕细作,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前行,在纷繁世事中维护中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变局中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奋进目标,开启崭新篇章。

  风尘仆仆的脚步,不辞辛劳的奔忙,兼济天下的情怀,重情讲义的品格。跟随习近平主席5年来的全球足迹,世界得以亲近中国、读懂中国,进而更加深切体悟到一个大国迈向民族复兴的梦想与执着、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智慧与担当。

  合作共赢走新路

  ——拓展“朋友圈”,为“国际关系向何处去”提供中国答案

  国家之间如何相处,人类数千年求索不止;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向何处去,时代之问在等待解答。

  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首站俄罗斯。在这里,他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要主张。

  5年来,习近平主席6次前往俄罗斯,同普京总统在不同场合会晤20多次。中俄关系的发展,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生动实践。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检验,日益显示其坚韧性和稳定性,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和穿透力。

  基辛格把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国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为中美关系行稳致远明确了方向。

  从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实现平稳过渡。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西湖长谈”,坦诚交流,留下几多外交佳话;同特朗普总统海湖庄园会晤、汉堡会晤、北京会晤,多次通话通信,为世界上这对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发挥了战略稳定作用。中美“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是两国人民之福,也是地区和世界之幸。

  5年来,习近平主席一半的出访指向周边国家。他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倡导亚洲安全观,在周边塑造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打造遍布周边的伙伴关系网,不断深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格局,巩固和扩大区域合作势头,积极推动解决热点问题,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习近平主席多次访欧,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拓展。2014年,他对欧盟总部展开历史性访问,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随着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欧陆之行,欧洲人的“中国观”正悄然改变。

  中国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心心相印、携手同行。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主席3次访问拉美,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习近平主席倡议双方努力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1+3+6”务实合作新框架及中拉命运共同体。

  2016年初,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提议中阿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

  5年时间,习近平主席的出访实现对不同类型国家元首外交的全覆盖,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引领中国外交在复杂国际格局中保持战略主动。如今,中国已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成为指引21世纪国际关系航向的灯塔。

  全球治理探新径

  ——直面大变局,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强大中国正能量

  5年来,习近平主席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在多边舞台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以创新思维激发治理变革,以实际行动谋求共同繁荣,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尊重。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深刻阐释中国对国际秩序和攸关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政策主张,提出加强联合维和行动、妇女发展等一系列合作倡议和举措,阐述新发展观,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中国贡献。20分钟讲话,赢得15次热烈掌声。

  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为区域合作插上梦想的翅膀。在水清沙白的印尼巴厘岛,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建设开放型经济;在秋水一色的北京雁栖湖,习近平主席提出“亚太梦想”,确立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建立亚太自贸区开闸启航;在海风习习的马尼拉,习近平主席强调“完善亚太中长期合作战略架构”;在“花园之城”利马,习近平主席提出亚太发展正处“关键当口”,应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在绿意葱茏的岘港,习近平主席阐明中国发展新征程,为亚太合作共赢描绘新前景。

  二十国集团(G20),全球经济治理主平台。在赴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出席3次峰会后,习近平主席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相约杭州。G20杭州峰会首次把创新作为全球恢复增长新动力,首次把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作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主方向,首次把发展置于宏观政策协调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习近平主席四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从建设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的“四大目标”,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不断推动金砖机制走深走实。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提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三条重要启示,倡导推进“金砖+”合作为金砖合作指明方向,开启了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新征程。

  “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鲜明态度。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就推动绿色发展、改善全球气候治理阐明主张。国际社会公认,中国为《巴黎协定》达成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5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等重要多边会议,围绕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断前行。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这种视野和胸怀,秉持的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思维,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追求的不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而是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诠释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探索出一条与世界各国共创美好未来的宽广大道。命运与共赴新途

  ——心系全世界,为人类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绘制宏伟蓝图

  有怎样的高度,就能看见怎样的风景。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明确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构建命运共同体,发轫于周边。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他寄望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他赞扬中哈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上树立了双边关系的良好典范”;他提出“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他呼吁中柬“结成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相融相通,使周边睦邻友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构建命运共同体,延展至区域。“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打造好中拉命运共同体这艘大船”……习近平主席不断推进中国同不同区域间的互利合作,将一片片希望的大陆紧密相连。

  构建命运共同体,心系全世界。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5点重要倡议,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为国际关系发展带来新气象。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赋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他对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前瞻性思考,赢得与会人士广泛赞誉。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在历史厚土中孕育成长,在合作共赢中生根发芽,成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商合作大计,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发表了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和270多项成果清单。共识更多了,方向更明了,架构更稳了,项目更实了,“一带一路”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成为我国迄今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最成功的公共产品。

  美美与共筑新篇

  ——促进心相通,演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完美交汇

  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是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重大贡献。

  谈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谈共同安全,他巧引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始终贯穿一条红线,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对中国体制的自信,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前总统卡里莫夫曾这样评价。

  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20多个语种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说:“这本书代表了一整套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

  习近平主席的平民情怀,于细微处暖人心。他是老兵的贴心人:特意走上前去为腿脚不便的俄罗斯援华老战士颁奖;他是孩子们的忘年交:与澳大利亚孩子书信往来,促成充满童趣的访问;他是知名足球爱好者:在英国与球星阿奎罗玩自拍,到德国看受训的中国青少年踢球,在阿根廷愉快地接受印有他名字的10号球衣;他念故重情,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重温跨越半个世纪的同窗情,履诺前往澳大利亚看望已故老友培根的家人;他不忘根本,走进哥斯达黎加咖啡农户家中,自信地谈起自己的农民经历……

  无论是身着中式礼服出席荷兰国宴、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中医针灸铜人,还是在秘鲁向人们讲解秦陵兵马俑,习近平主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坚定的文化自信行走各地,展现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塑造当代中国的优雅形象。透过习近平主席的一言一行,外国民众更加亲近中国、喜爱中国。

  5年来,习近平主席的世界足迹跨越万里,行遍全球。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重信守诺的风范品格,协和万邦的价值信念,以民为本的仁爱情怀,兼济天下的开放胸襟,自信包容的文化气度,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这是元首外交的魅力,更塑造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风格与气质。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与世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以更远大的目光、更恢弘的格局、更从容的气度,开启新的壮阔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微信图片_20171025092844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