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补课费限制了谁的想象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6  来源:大河报  作者:赵志疆  浏览次数:9502
核心提示: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不少家长谈到补课费就开始激动。《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现今网上有句流行
“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不少家长谈到补课费就开始激动。《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现今网上有句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把这句话用在补课费上,可谓恰当。



动辄数千、数万元的补课费用,依然阻挡不了家长们对补课的需求和热情。民进上海市委今年的一份提案显示,通过对部分上海中小学家长的问卷调查,有84.15%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杭州市政协委员、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联合其他学校对小学生课外负担做了一份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小学生课外培训非常普遍,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的仅占8.8%。

有偿补课由来已久,虽然禁令频出,但却似乎从未绝迹。就法律规定而言,《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都明确禁止有偿补课;对于教育部来说,为此也出台了不少相关规定,2014年初,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其中划定的“师德红线”中,禁止有偿补课赫然在列。尽管教育部门禁止有偿补课的态度始终明确,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偿补课需求却大量存在,面对这个你情我愿的自发市场,常使教育部门徒生鞭长莫及之叹。

教育部门每次表态禁止有偿补课,照例都会引起大面积争议,不少中小学老师对此表示反对和抵触。老师们的理由很简单,工资福利待遇迟迟得不到提高,业余时间“打临工”赚外快有何不可?因为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不少老师理直气壮地支持有偿补课,基于同样的现实,教育主管部门频发禁令,但类似的禁令却很难落到实处,由此也使得禁令更像是阐明立场,而非解决问题。

以工资待遇为有偿补课辩解看似理由正当,但却经不起推敲——学生家长付出不菲的代价,自然希望选择名师授课,在这个赢者通吃的市场内,真正得以改善收入状况的注定是少数人,由此,不仅老师之间的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而且不免使更多老师欣欣然而向往之,制造出一种金钱至上的教学风气。其实,老师如果真的热衷于有偿补课,完全可以挂靠在市场化培训机构实现,一方面留恋公办学校的稳定,一方面向往市场化教学的高薪,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赢者通吃?以此而论,提高教师待遇固然是禁止有偿补课的必要条件,但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际上,比教师待遇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家长为什么对有偿补课趋之若鹜?原因很简单,应试教育模式使然。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学校教育过程中力有不逮者,难免会寄希望于课外补习提高成绩。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中,优质师资注定是稀缺资源,即使不论教师因此面对着怎样巨大的利益诱惑,如果真的叫停有偿补课,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恐怕都难以接受。在有需求就有市场的经济规律面前,一纸禁令本身无疑面对着巨大挑战。

补课费居高不下,并非“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是资源限制了家长的选择权——家长之所以省吃俭用迎难而上,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反映出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由此指向的问题是,如何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成本更加低廉。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以进一步保障教师福利待遇为背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快考试制度改革步伐,有必要进一步提速。只有以均衡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遏制家长的择校冲动,他们才不至于深陷补课费无法自拔。
 

作者:大河报记者 赵志疆
编辑:实习生 魏莹莹
来源:大河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