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抢救意外伤害或危急重症的希望寄托于医生身上,可事实上,最基本的救护知识有时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以心脏病为例,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通过心肺复苏术暂时给予患者循环和呼吸的支持,能给患者争取一定的抢救缓冲时间,对后期的药物治疗赢得宝贵的机会。因此,争分夺秒、立刻实施的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同时也为生命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为增强校园师生的急救意识,掌握基本急救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近日,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特别邀请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贺艳阳、急诊科医生丁俊杰等医护人员开展急救知识讲座活动,活动共300余师生参加。丁俊杰首先利用真实的图片、生动的案例,将疾病的诱发因素、常见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系统地对现场救护概念、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紧急处理、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详细地讲解,重点突出生命救治的“黄金时间”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操作。接着由急诊科两位护士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现场演示,同时丁俊杰对每一步操作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授课与操作演示后,医护人员与师生进行互动教学,指导师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通过操作人体模型,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掌握了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为今后更好地救助突发事件现场的伤者积累了宝贵经验。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果有突发状况不再手忙脚乱 。(编辑: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