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家住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东街村的雷兴伟,通过手机扫码“智慧乡村”二维码,很快就查询到了高等教育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今年孩子考大学,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就想提前了解下助学贷款政策。”雷兴伟说,已查询才知道很简单,只要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能直接网上申请办理。
这也是汝阳探索基层“智治”新模式的缩影。近年来,汝阳县抢抓机遇,建设以“智慧党建、智慧综治、智慧医疗、智慧乡村、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为一体的“智治”体系,绘就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乡村智治“一张图”。
【智慧医疗——群众家门口的医院】
近年来,汝阳县先后投入1.49亿元,对该县15个乡镇卫生院、216个村卫生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成了涵盖县域居民全生命周期等所有健康数据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对县域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和诊疗资料进行管理、分析、共享。同时,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实时进行上下联络、掌握签约服务群众的健康动态,群众还可以通过手机APP与县级医院医生线上交流。
与此同时,汝阳县依托“校地合作”,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研发推广“汝阳互联网医院”手机APP,搭建微信医院平台,实现了患者“挂号不出门、就诊少等待、缴费零排队、报告手机查”的便民目标。
据了解,2018年以来,汝阳通过“远程诊疗”系统会诊的患者达3.3万人次,节省费用950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基层农村群众的看病负担,基本实现了“县、乡、村分级诊疗,90%的病人看病不出县”的目标。
同时,汝阳县还组建了由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36个,为该县216个村卫生室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通过助诊包,医生可以到群众家里进行包括彩超、心电、血氧等二十四项检查,结果可实时上传至上级医院互联网远程门诊,接受专家在线诊断,这也就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医疗资源共享通道。
【智慧乡村——便携式便民服务站】
汝阳县作为洛阳市“智慧乡村”试点县,该县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个“智慧乡村”二维码,随手一扫就能实现码上查询、码上办事、码上监督、码上反馈“一码通管”,有效破解了“基层群众办事难”和“政府部门监管难”等问题。
据了解,该平台从近2000项服务事项中梳理出了11类140项与乡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采用群众线上提交申请与村级代办双模式进行管理,群众只需扫码便可提前了解便民服务事项的受理范围、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等内容,做好资料准备,而受理单位则可提前掌握各项事项的申请情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同时,平台还采用“大数据+监督”方式,开发公告公示功能,打破传统公开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群众在家门扫码即可查看各级各部门在公示期内的公开内容,为基层微权力装上监督的“探头”,达到规范“小”权力,提升“大”治理的目的。
【智慧综治——绘就社会治理“一张网”】
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近年来,汝阳县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设了县级指挥平台1个、乡级13个、村级试点14个,该县20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活跃在群众身边,成为解码群众难题的金钥匙。
该县还探索与中国联通、电信联合试点建设“云监控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主要包含基层管理和公益服务两大子平台,突出党建引领,通过构建“受助—助人—互助”“奉献—回报—奉献”的服务新模式,依托“1+10”党员分包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网”起、“网”实、“网”好群众大小事。
下一步,汝阳县还将整合现有智慧党建、智慧综治、智慧医疗、智慧乡村、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平台,着力打造覆盖县乡村的“三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探索出一条符合汝阳实际的基层“智治”新路径,让人民群众便享“智治”带来的便利。(编辑: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