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坚持?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们说:“坚持是每次舞蹈课上痛得掉泪还不曾放弃,是每天操场上朝着梦想坚持奔跑的毅力,是画画时为不让衬布像围脖而反复的练习,是把梦想写在每天能看到的地方去努力,是无数学生重选方向后织绘梦想的自己!”
考上一所好大学有多难?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们用坚持和毅力做了回答。
“你只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等待你的就是你想要的答案。”黄科附中毕业生牛文凯用坚持换来了河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普通到典范,你要做的就是坚持
初见马怡婷,有点腼腆、皮肤有点黑,她这样调侃自己:作为一个女孩子,我没有发现自己任何的优点和长处。
来到学校军训的第一周,同宿舍的女孩儿都有说有笑得很快结成好友,但她却在坐在上铺发呆。
“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说我不想上了,但是妈妈一直鼓励我,老师知道以后也开导我。”马怡婷说。
高一下半学期,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结合学生们的特点,为学生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
“刚学美术的时候,我就找过班主任想转班级,老师鼓励我坚持一段时间。”
没过多久马怡婷又想换画室,给班主任的理由是:我学不会!
因为是零基础学美术,马怡婷刚开始画画时总被拿来当“反面教材”,衬布画得像围脖。
但是她没有觉得这是打击人,反而觉得这是在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放学后老师单独留下她,为她再次讲解画图结构和色彩搭配。
“别人一天画四张不同的画,老师就让我一天画一张,就这一幅画一直画下去,慢慢地我的成绩就提升很多,自己看到作品也感觉有很大进步。”马怡婷说。
“从刚开始被当反面教材,到作为典范被老师在班里表扬,在班里和同学分享我的学习心得。”马怡婷觉得了,要是没有老师的课后辅导,自己也真的不会画出七彩人生。
“老师鼓励我,专业课就是随心所欲,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去找自己的画风,对自己有要有信心。”马怡婷说。
填报志愿时,马怡婷对能否考上南昌大学没有底气,但是老师通过查分专业对比以后,就鼓励她冲一下。
查到自己考入南昌大学那一刻,马怡婷第一时间给班主任崔彬打了电话:“感觉班主任比我都开心。”
奔跑的少年用画笔圆梦
“通过观察,把眼睛看到的用笔表达出来,由球体到苹果、由圆柱到茶杯的转变。在瓶颈期,老师与你一起等待,只要坚持画下来自己就有成长。”美术教师曹静波说。
分享经验的时候,范艺文说,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去想着放弃,积极地去面对,及时解决。
正是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让学生陈明洋在学校操场的跑道上一跑就是两年半。
选择美术专业以后,陈明洋就从最基础的一个苹果、一个桌子、一块布开始画起。
高考一百天冲刺的时候,老师的心理辅导让陈明洋很快就静下心来。
“来到学校的那一刻,我心想,我的三年高中生活总要留下来点什么。”
陈明洋总是第一个进班,每天晚饭以后去操场跑步半小时。
“文化课、美术专业课学习都比较紧,在跑步的过程中也能缓解了压力,跑步的坚持给我很大的支撑。”
两年半的时间,只要是在学校:
教室里那个心怀梦想的少年画笔没有停,操场上那个奔跑的少年脚步没有停。
当得知自己考上河南科技大学的时候,陈明洋激动地哭了,他重回学校,围着操场跑了一圈,跑最后一圈,就要和奋斗的三年的母校告别。
“感谢母校为我提供那个操场,指导我人生的导师和不放弃的同学,是他们支撑了考上大学,圆了我的执念和执着。”陈明洋说。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与马怡婷不同的是,喜欢听歌的范艺文觉得自己有一些音乐天赋,爱听歌、唱歌!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范艺文在播音主持和音乐之间徘徊,经过专业老师指导以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最喜欢的音乐。
“因为喜欢,学的过程中就有兴趣在选择专业课的时候我是好好学习,老师管理得也比较严格。”
但喜欢和专业又是不一样,当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范艺文觉得专业课的每一项都比较难。
“我总是跟着老师,不会的就去及时问。”范艺文说。
为了培养音乐专业学生们的胆识,学校老师除了组织他们唱歌之外,中午时在学校门口练习。
“专业课老师一直让我保持心态的平衡,学习和心理上遇到问题就直接找老师,老师也会及时帮我解决。”范艺文说。
在早晨进班练声音,晚上学习音乐理论常识,这成了范艺文三年每天都循环的一个动作。
三年付出终有回报:范艺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
把梦想贴在自己能看得到的地方
初见学生牛文凯:说话大方、性格外向,更喜欢与别人交流。
正是因为这个性格,老师和家长为入学成绩不错的他在编导和播音专业徘徊的时选择了专业:播音主持!
“入学第一天,考入河南大学就是我的梦想,我把河南大学的校园照片贴在课桌上,把河南大学四个字写在书本上。”牛文凯说。
高考百日冲刺当天,牛文凯精心挑选了一盆竹子,在竹子上写下河南大学四个字以鼓励自己。
“河南大学这是四个字陪伴了我三年,三年里当我学不进去的时候,我就会抬头看看这四个字。班主任朱春艳就找我谈心,鼓励我、教我学习方法。”
得知自己圆梦河南大学的那一刻, 牛文凯说:即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我知道坚持了三年一定有一个好大学,但是让我意料之外的是自己能考入梦想的大学,学校改变了的人生方向。”牛文凯说。
牛文凯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认可的学校,与其说你想法的认可学校,不如去努力做到最好,自己认可自己。
在选择专业上,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通过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对专业课有了初步的直观了解。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两个专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与家长见面,让学生家长清楚该专业。
“初选时,学生可选两个专业作为定向方案;测试时,老师们优先选择第一专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如老师们认为第一专业不太适合,则会安排第二专业测试,由家长和学生确认。”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专业办主任孟庆菊说。
全班48人有41人本科双过线,学生眼里的严老师是这样练出来的
学生美术零基础,咋办?
当学校分班以后,48位学生里超一半学生都是一张白纸,这让美术班班主任崔彬发了愁。
因为要紧抓文化课和专业课,学生们的时间被压缩:中午、晚上学生不允许离校,晚上还有晚读。
在学生眼里,崔彬就是严的代言人。
“中午为什么不让出去”
“老师你太严,我接受不了。”
给他写小纸条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把孩子们的反馈的信息整理以后,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给他们组织开展了一个问答交流会,师生们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也彼此有了信任。”
“当孩子们走进班的那一刻,我就想,首先要给他们相信我、对我有耐心。”
他为班级定了一个大目标:争取更多的学生考入心仪的大学。
就这样,崔彬利用课前5至10分钟的时间:每周定一个主题,每一个学生都要上台讲或者表演的感想。
“我让零基础的学生制定一周学习安排,一周下来给自己打几分,自己观察自己,试用以后慢慢地发现学生进步很大。”
成绩有进步,学生们也从被动制定计划变为主动问崔彬自己做的计划是否合理。
大家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最终全班48人有41人本科双过线,
看到这个成绩,崔彬说此刻最大的想法就是欣慰和自豪。
与他们一样,2021年,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零基础考入理想大学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考入郑州大学的海鑫淼、李诗雨、姚梦雪;
考入河南大学的张乐乐;
河南师范大学的王冠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刘博博;
他们无一不是零基础。
而2021年,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本科上线人数达到356人,,较艺术类本科高7个百分点,其中艺术类A段双过线201人,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平进优出”的教学承诺。(编辑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