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新野县:牵紧产业“牛鼻子”,富农增收促振兴
2021-12-07 17:46  点击:958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马源阳 梁浩杰

“今年种了有三十六、七亩钢葱,亩产一万四千斤左右,早前卖的产量高一点,这平均下来就是一万两千斤左右,一亩地就是个两万块钱,收入也差不多,农村干活人,这收入就不错。”新野县樊集乡陈河一组的樊丛信看着自家地里长势旺盛的钢葱喜上眉梢地说。樊丛信从2010年开始种植钢葱,由最初的7亩地发展到现在的近40亩,收入也翻了几番。

樊集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北部,新老白河环绕其中,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有着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2003年开始,樊集乡经过反复考察、专家调研,开始引进种植钢葱。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发展,钢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种、产、销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为了支持钢葱产业发展,樊集乡制定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出台配套措施,从种苗繁育、种植技术、品牌树立到市场营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品质提升推动价格提升。

据了解,樊集钢葱的特点比较明显,葱白长,秆瓷,吃起来甜而脆,辣味足,耐储藏,耐运输,适合长途贩运,在规范种植的过程中该乡政府成立了蔬菜办,引导农户科学种植,规范管理,确保生产出来的大葱全部是优质的大葱。

樊集乡常年钢葱种植面积近2万亩,全乡百亩以上种植大户有将近50户,农忙时期每天来樊集乡务工人员超过3000人,预计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超5亿元。樊集钢葱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已成为豫西南最大的钢葱种植基地、钢葱销售集散基地和豫西南钢葱价格形成基地,地处内陆的樊集成了名副其实的“钢葱之乡”。

新野县樊集乡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依托钢葱这一特色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进一步打响樊集钢葱品牌知名度,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壮大钢葱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新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樊集乡党委书记李新宁说。

编辑: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