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保障扶贫等综合措施,确保到2018年底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目前,定向捐赠给大方县的30亿资金已经全部到位,103项重点援建工程已全部竣工交付,已帮助12.73万人初步脱贫。
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聚力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2017年5月,恒大将帮扶范围扩大至毕节全市10县区,再无偿投入80亿,累计投入110亿资金,派出2108人的扶贫团队,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现有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扶贫一线:
政企协作,扶贫更高效
“帮扶毕节全市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很光荣!”朱飞来自安徽分公司,2017年5月入黔,已在大方县理化乡扶贫指挥部驻扎7个月。
理化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覆盖率超过90%,有95栋蔬菜大棚,两个肉牛育种场,137个易地搬迁扶贫家庭,26个辣椒烘烤房。因特殊原因未被产业项目覆盖的少数贫困人员,也在乡政府和扶贫部的扶助下通过就业、购买万能保险等其他方式实现初步脱贫。
置身扶贫第一线,朱飞坦言,集团扶贫机构与大方县各级党委、政府水乳交融的协作,是扶贫工作顺利、高效施行的前提保证。
2017年9月5日,理化乡育种场“开张”前夜,几百头从外省调运的安格斯牛次日就要入住,但因当日大雨堵塞了后山水井,牛场里的供水中断。“半夜十二点,县水务局、乡政府都有干部赶到,和扶贫队员争着下井找原因。”疏通工作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凌晨四时许,山间清流顺着输水管道进入育种场。早晨7点,远道而来的安格斯牛一入场,就喝到了甘甜的山泉水。“扶贫工作牵涉面广,遇到的问题也多,有了政企协作的工作模式,所有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和高效解决。”朱飞说。
大方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吴勇,也是恒大扶贫公司的挂职干部,从去年10月进入易地搬迁扶贫部,他与恒大人打交道已经有一年多。张勇认为,恒大人的工作态度、扶贫态度激励着本地干部,他们能把市场思维带入扶贫工作,执行力很强,每一项工作都有时间表,言必行,行必果。
扶贫新路子:
探索政企协作的“恒大模式”
政企联手的模式并不复杂,却行之有效。在集团层面,恒大成立了扶贫办,在大方县,有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人员配备上,恒大集团选派的管理骨干与毕节市委、市政府从全市抽调的挂职干部一起办公。
两年多来,坐在扶贫办公楼的干部们不分你我,但他们手头的工作,却有明确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大方县的扶贫大业。
整市帮扶毕节,恒大集团复制、推广帮扶大方县经验和做法,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为抓手,确保到2020年帮扶全市现有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7个月以来,共400万平方米的九个易地搬迁安置区所有楼栋已全面开工,331个蔬菜、肉牛等产业基地已开工,全市已培训47608人,推荐就业37485人。
中国社科院《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指出,恒大以企业自身的资源、渠道优势,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特别是引入上下游龙头企业,化解了产业扶贫中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从而“创造了高质量的扶贫效率”,是“国内甚至国际上公益领域中的一个创举”。
蓝皮书还指出,在恒大结对帮扶毕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及企业管理优势、决策执行效率高的优势,通过政企联席会议的方式,确保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优势互补、高效协作,“在扶贫领域创新性地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自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作为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集团恒大便以此为统领,投身扶贫事业之中,制定了许多扶贫计划,帮扶贵州省毕节市的精准扶贫事业。其间,更是探索出来了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1月9日,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收到恒大集团捐赠的20亿元扶贫资金,用于结对帮扶毕节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据悉,恒大集团计划无偿投入110亿元帮扶毕节市1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前已累计捐赠到位60亿元。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孙益锐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