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银萍 通讯员 李润天
一年四季,医护人员终日奔波于诊室、病房与手术室之间,守护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然而,他们自身的个人财务需求,却常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
临近“护士节”,记者走访了一些医院,发现在白衣天使中闪耀着一抹“交行蓝”,他们以专业、贴心的金融服务陪伴在医护人员的身边。
贴心相伴,远程服务解医护“燃眉急”
在郑州某三甲医院的外科诊室,李医生刚结束一台紧急手术,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三点,自早晨七点入院,他还未曾有片刻喘息。这样的工作节奏对医护人员而言早已习以为常,但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总在他们无暇分身时“找上门”。
“那天真是焦头烂额。”李医生回忆,当天家里急需一笔费用支出,但工资卡密码却因输入错误被锁定,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一个电话解决了难题。“只用了十分钟,银行就通过远程服务帮我搞定了,真是省了不少事。”
为李医生服务的正是交通银行郑州优胜南路支行零售客户经理杨楠。她告诉记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到类似的求助电话。“医护人员工作辛苦,时间也特别宝贵,我们在服务时尽量做到让他们省时又省心。”
这样的场景在医院并不少见。和李医生同院的王护士,也常因白班夜班连轴转导致无暇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正是得益于银行推出的人性化服务,她现在可以通过远程手机操作完成大部分金融业务。“更贴心的是,银行还会根据我们的排班表,带着移动终端上门服务。”王护士展示着手机上的预约记录,“像上周我下夜班那天,交行杨经理早上七点半就来病房区,用平板电脑帮我办理了信用卡申请和激活,全程只用了十五分钟。”
“以前,耗时一两小时的排队,现在远程几分钟搞定,紧急业务还能预约上门,终于不用在休息日专门跑银行了。”她感慨道。
呵护健康是医生的职责,打理财富是银行的专业。为适应医护人员的时间碎片化特点,远程服务、资产配置规划、专属的保障方案等金融特色服务应运而生。以医护客户占比较高的优胜南路支行为例,还专门设立了“绿色通道”,为有紧急需求的医护人员提供优先。
专业护航,成为医护人员的金融管家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七成医护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0小时,长期高强度工作使得他们无暇处理个人财务问题,更没时间去研究税务政策、金融理财等专业知识。
为此,每到退税节点,交通银行都会派出服务人员走进医院开展个人所得税退税培训,为医护人员详细讲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前,都要为退税犯愁,现在有了银行的专业指导,今年我的退税办得特别顺利。”郑州市优胜南路附近一家医院的医生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每年的退税培训,交通银行还为医护人员定期开展金融安全讲座,普及防诈骗知识。“医护人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我们也要守护好他们的财富安全。”交通银行郑州优胜南路支行行长曹亚州表示。
夜幕降临,李医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医院。这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提醒,是自动理财到账通知。这个小小的惊喜,让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在河南已服务数百家医院。其结算、授信等业务深入渗透到医院挂号、缴费等各个环节。同时,该行还为近十万医护人员提供代发工资服务,并针对代发客户推出专属的定期、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惠民贷、信用卡等一系列代发专享服务。
此外,交通银行还在手机银行专门设立了“交薪通”代发专区,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交行服务的温度与医疗的仁心大爱相互交融,共同谱写民生金融的温暖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