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板凳火锅焦作沁阳店开业,7.6次翻台率验证单店模型爆发力
2025-07-31 12:49  点击:13029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吴军 实习生 冀艺星

7月份的河南,炙热的空气被另一股热情搅动——我的小板凳街坊火锅焦作沁阳沁园南路店和周口市庆丰街店同一天隆重开业。小板凳从门店蜿蜒排到马路牙子,舞狮腾跃,锣鼓喧天。

微信截图_20250731124307

剪彩仪式简短而热烈,红绸落下的瞬间,掌声雷动。店外等待区早已座无虚席:男女老少们有的坐在小板凳上,有的站在树荫下,大家嗑着小板凳的免费瓜子,喝着小板凳的免费可乐,眼睛却不住地往店内张望。7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却丝毫烤不焦人们脸上的期待与热情——只为那一口传闻中“好吃又实惠”的街坊味。

7月26日,焦作沁阳沁园南路245㎡的社区小店,仅凭23张台位和11名员工,创下了开业首日狂揽175桌客源、营收4.34万元的业绩。

微信截图_20250731124337

与此同时,周口庆丰街店也以103桌、2.6万元营收奏响了凯歌。这些成绩共同印证着一个事实:当火锅行业还在为商场流量争夺得头破血流时,这个充满松弛感的品牌,正用另一种逻辑改写游戏规则。

微信截图_20250731124406

藏在效率里的锋芒:小板凳用效率革命击穿行业内卷

火锅行业的内卷早已不是秘密:商场店租金占营收比超25%、人力成本吃掉三成利润、翻台率低于3次就面临亏损……当同行还在这些困局里挣扎时,小板凳的破局之道,藏在每个环节的效率革新里。

供应链的“护城河”首先筑起成本壁垒。依托上市企业锅圈食汇的成熟网络,从食材采购到仓储物流实现全链路高效运转。通过供应链提前完成净菜预处理的操作,让小板凳门店彻底告别“洗摘切”岗位,厨房面积缩减70%以上,租金与人力成本的双向降低,为“高性价比”打下了坚实基础。

AI技术的引入则让人效与坪效实现质变。AI自动称重+AI人脸识别+AI指示灯和收银系统的环环相扣,破解行业人效痛点的同时,更将运营效率推向极致。“随吃随取、吃多少拿多少,按重计费”的智能系统搭配半自助服务模式,将传统火锅店“1.5人服务1桌”的标配,压缩至“0.5人即可正常运转”。以焦作沁阳沁园南路店为例:245㎡的社区底商(租金仅为商场店1/3)创下 177元/㎡/日的坪效,日翻台7.6次,再次用“小店大产出”的现实,验证了小板凳模型的锋利度。

微信截图_20250731124440

而社区运营的“温情牌”,则让效率与温度形成奇妙共振。跳出“商场流量依赖”,小板凳选择扎根社区做“街坊的第二个家”:矮桌矮凳复刻“姥姥家”的熟悉场景,免费提供的瓜子可乐让路过的非消费客群也能自在停留;代收快递、应急药箱等便民服务,更让门店从单纯的“餐饮店”变身“社区生活据点”。这些温情细节织就了强大的“人情网络”:60%新客来自老顾客推荐,获客成本仅为行业1/5,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社区黏性。效率提升释放的成本空间,在此处精准转化为“情价比”的竞争优势。

50-60元定价:精准踩中民心的“性价比锚点”

在焦作沁阳沁园路店的消费清单里,“人均55元”这个数字带着特殊的温度。

50-60元的黄金价位带,正是小板凳效率革命成果与民心洞察的完美结晶,是其“锋利模型”最终指向的民心锚点。

依托供应链与运营效率的双重优势,小板凳将“低价≠低质”的公式做到了极致:毛肚免费送、小料+素菜+主食+自助饮料仅需9.9元畅吃,这些设计让顾客用50-60元的人均预算,吃出90-120元人均的品质体验。这个定价区间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既避开了高端火锅的价格壁垒,又区别于廉价火锅的品质妥协,精准击中社区家庭、街坊邻里“好吃不贵”的核心诉求。

微信截图_20250731124513

半自助模式的灵活消费设计,则让这个定价更具说服力。想吃多少拿多少的规则,在避免浪费的同时,也让顾客对“50-60元能吃饱吃好”形成稳定预期。正如品牌Slogan所言:“自己人才吃小板凳・好吃 实惠”,这50-60元,买的不只是一顿火锅,更是街坊间“实在不套路”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正是复购率的隐形引擎。

微信截图_20250731124530

当AI效率与街坊温情碰撞,当50-60元的定价精准锚定民心,这个扎根社区的火锅品牌,正在用“效率+质价比+人情味”的三重利刃,改写河南火锅行业的竞争格局。

2025年7-8月河南14店同开、筹备门店破百家的态势,印证着一个商业真理:真正的锋芒,从不是剑走偏锋,而是像小板凳这样——读懂需求,守住本分,用扎实的模型,沸腾每一个街坊的烟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