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启封长歌季:当非遗遇见电音,朱仙镇正在生长 “文旅新势力”
2025-07-31 15:00  点击:12035
传统与青春在此共振,重塑古镇文旅新地标。当木版年画的笔触遇见电子合成器的波形,当漕运古河的桨声应和电音的节拍,一场穿越千年的 “声景对话” 即将在朱仙镇启封故园拉开帷幕。2025年8月3日至30日,首届 “启封长歌季” 将以 28 天不间断的音乐盛宴为轴,串联三大主题舞台、四大跨界专场、数十组多元艺人,在 “音乐 + 非遗 + 国潮” 的碰撞中,为千年古镇注入 “声愈力”,打造 Z 世代青睐的文旅 “新声场“。



【28 天声潮不息:三大舞台联动,解锁 “全民 + Z 世代” 双维体验】
作为 2025 中原暑期文旅的核心,启封长歌季以 28 天不间断的音乐狂欢为轴,通过三大主题舞台的差异化布局,构建“白昼轻吟 — 黄昏互动 — 星夜狂欢”的全时段递进式体验,让传统与潮流在此交响。

长歌舞台以新民乐互动为核心,让非遗韵律与现代节奏碰撞,成为代际文化对话的纽带;草坪舞台主打轻量体验,不插电民谣与脱口秀交织,为家庭客群提供松弛空间;星河舞台则以多元声浪点燃夜经济,电音、流行与大咖演出持续释放古镇活力。

四大主题专场也将化身一场跨越代际的 “声浪预告”,用经典旋律锚定全民记忆,以潮流表达点燃年轻期待。8月9日的诗意民谣专场,陈鸿宇弹唱《理想三旬》的哲思与洛兵《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的黄金年代回响交织,民谣歌手们用诗意旋律叩击心灵; 8 月 17 日的甜辣专场,金莎《被风吹过的夏天》唤醒集体青春记忆,宇宙男团 009 带来抖音爆款 BGM 与热舞,让经典与新潮接力;8 月 23 日的时光回响专场,庞龙重现《两只蝴蝶》的全民传唱旋律,张紫豪带来耳熟能详的《可不可以》,众多歌手用不同代际熟悉的声线,搭建时光对话的桥梁;8 月 30 日的乡野与城市对撞专场,张尕怂《哎呀,不好啦》的乡音与陈硕子《凌晨三点》的都市民谣碰撞,让传统韵味与当下情绪共鸣。



启封长歌季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用旋律搭建的 “文化对话场”—— 让爸妈听见岁月的回响,让年轻人遇见传统的新意,让每个年龄段都能在古镇的音浪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锚点。从民谣叙事到国潮跨界,从电音狂欢到民乐创新,28 天里,30 余组艺人将以音乐为笔,在朱仙镇的青砖黛瓦间,勾勒出 “传统与现代共生” 的鲜活图景。

【从 “体验升级” 到 “生态重构”:启封故园的文旅融合进阶之路】
启封长歌季的登场,并非偶然。作为开封南线文旅走廊的关键节点,启封故园始终探索 “传统活化” 与 “体验创新” 的融合路径:2025 年春节 “华夏民俗年” 以木版年画展、百名书法家义写春联激活传统年味;端午 “状元高粽” 活动通过香囊 DIY、朱砂启智的互动设计,让 Z 世代感受节俗魅力。而启封长歌季,更是对这一路径的深化突破。

不同于单一演出,此次活动以 “音乐” 为锚点,深度串联 “非遗” 与 “国潮”,将文旅融合推向新高度。活动不仅有新民乐演绎非遗元素,更是在舞台设计、互动环节中融入木版年画等地方文化符号,让非遗 “可听、可感、可参与”。同时精准锚定 Z 世代,从艺人选择到内容设计,全方位贴合年轻群体的社交与体验需求,填补区域内 “年轻化文旅 IP” 的空白。此外,通过 21点前的持续演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餐饮、文创等消费,激活古镇 “夜活力”。

【不止于 28 天:从 “季赛” 到 “长红”,培育文旅新 IP】
启封长歌季的深意,远不止一场暑期音乐季。从长远来看,其核心在于构建 “可复制、可延续、可联动” 的文旅 IP:通过此次活动积累,未来可形成 “春有民俗、夏有长歌、秋有剧本、冬有非遗” 的四季 IP 矩阵,让启封故园成为 “全年可游、全龄适宜” 的目的地。

长歌季既是对木版年画、新民乐等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也是 “文化自信” 的生动实践 —— 当年轻人为古镇的音乐与非遗驻足,传统文化便有了穿越时空的“声量”。



【让千年回响,在今夏绽放】
朱仙镇的故事里,有岳飞的精忠报国、木版年画的色彩,而今,又将添上长歌季的旋律。启封长歌季的意义,在于让千年古镇不再只是 “历史的标本”,而是成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 “活态空间”。

8月3日起的启封故园,民乐与潮流将持续碰撞出火花,草坪脱口秀、星夜电音点燃古街。今夏,我们不妨走进这里,亲手解锁千年古镇的澎湃 “夜活力”,沉浸在这场古镇焕新的‘声愈’派对里,并共同重构东方听觉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