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08:01《毛铺?和文化》沙龙落地郑州,探讨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之路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郑州这片土地上,并定都于此;从此,中原文明开启了千百年的远足。而夏朝和商朝的建都,将郑州引入了中华文明从蛮荒到文明的最关键发展历史。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荟萃了
2021-01-06 17:30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在河南焦作闭幕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2021年1月1日晚,河南文旅迎来一场大聚会。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在云台山景区举行闭幕式,国风音乐嗨翻全场,人气明星现身助阵,500架无人机编队点亮夜空在新年的热烈气氛中,河南文旅开启发展新篇章。收官之夜,国风国韵点亮云台山在焦
2021-01-03 17:41金童象儿童电影周倡议:设立“国际陪伴日”,让心回归,让爱回家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在第五届金童象儿童电影周上,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团圆饭之小小少年》,引发了人们对于陪伴缺失的关注,为此金童象儿童电影周倡议,将每年11月20日设为国际陪伴日。电影《团圆饭之小小少年》的策划团队,在河南、宁夏、福建、陕西等
2021-01-03 17:30别让漫展不雅行为成为风气近日,哈尔滨第十届冰雪动漫联展上出现不雅行为,工作人员发现后对其进行劝阻并联系工作人员进行制止。目前熊爪动漫已经在官微对此事进行回应。不雅行为拍照本就不合常理,在漫展进行不雅拍照,更不应该被纵容。漫展,是二次元爱好者们交流的地方。人们在漫展
2021-01-03 10:01展望2021!郑州海汇港尚书房新年朗诵会嗨翻天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尚书房供图捧一本书,读一首诗,朗诵一段经典,用文字传递温暖,用声音表达感情2020年的最后一夜,你是否愿意把时间交给阅读,让思绪在书籍中徜徉?2020年12月31日晚,郑州海汇港尚书房举办了一场新年朗诵会,200多位读者朋友在书香之旅
2021-01-02 16:46促消费、惠民生!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在河南焦作闭幕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2021年1月1日晚,云台山国风音乐跨年盛典暨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闭幕式在河南焦作云台山隆重举行,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年大秀。【收官之夜,多项文旅创作大奖揭晓】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启雄,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郭岩松,
2020-12-29 14:15推广新型玉米3亿亩,增效270多亿元!他被评为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 通讯员 王红松 陈长记河南科技工作者再迎高光时刻。12月28日,中宣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向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全国10位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省程相文入选。这是继王杜娟、祁兴磊分别入选2018年(首届)、2019年全国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以
2020-12-28 12:58坚持网信事业的正确方向,做新时代合格的网信答卷人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党中央对网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总书记从我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对网信工
2020-12-27 16:54潜心研究纸雕20年,纸片在她手中化身牡丹、孔雀、二七塔……她被誉为“中原纸雕第一人”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文 受访者供图用一张巴掌大小的纸片折纸飞机,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童年记忆。同样的纸片,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建华的手中,却能化身为更精细的手工艺品,小到花花草草,大到松鼠、老虎、凤凰、孔雀,都能用纸雕的手法做成。(
2020-12-27 15:15河南博物院全面开放,云纹铜禁、象牙萝卜首度亮相!不过还有这些小插曲……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 文/图九大镇院之宝一次集齐,两个重磅展览正式上新。自12月26日起,河南博物院整个陈列展览迎来全面开放,16个展厅悉数亮相。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河南商报记者探访了解到,大家心心念念的云纹铜禁已经回归,还有鲁迅的艺术世界临时展览,都让
2020-12-16 08:08总编辑走基层 | 决战南太行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剑 李虎成 高长岭 八百里太行山,把最美的风景留给了河南;山高路险,也把贫穷留给了这一方群众。 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还有52个贫困村没有脱贫,而新乡市南太行山区就有16个。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新乡市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2020-12-14 18:322金2银7铜!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河南创佳绩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12月13日,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州闭幕,共有来自全国36个代表团2557名选手参赛。河南商报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省代表团在本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参加的86个项目中有65个项目获奖,摘得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7枚
2020-12-06 19:16痴迷烙画 12年她用绝活致敬英雄河南商报记者熊卓甜/文受访者供图中国人自古就对葫芦充满好感,在神话中它是神仙、寿者的标志性法宝;在现实中它可以盛酒装药、祈福辟邪,充满妙用。其中,在葫芦上作画、装饰也是一种传统技艺。于方寸间描绘世间万象。12年来,非遗传承人侯娜痴迷在葫芦上烙
2020-12-06 13:312020第五届金童象儿童电影周颁奖荣誉盛典在郑州举行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2020年12月5日,2020第五届金童象儿童电影周荣誉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该活动由河南省电影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金童象儿童电影周组委会、北京电影协会、宁夏影视协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的50多个剧组欢聚一堂,见证这一年一度的荣耀时
2020-11-29 16:14生活化的非遗走进你家了吗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文记者 邓万里/图茶杯、杯垫、香炉、茶叶罐、灯笼瓶非遗钧瓷正以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公众认可、接受。在钧瓷非遗项目壶仓创始人冯晨看来,钧瓷也可以作为生活实用器的载体,既秉承传统工艺,又能更加实用,得到公众的认可。钧瓷做成的壶,外
2020-11-22 17:48小时候我们拿着糖画 看着比着就走到了家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文 宋亚猛/图难忘的儿时记忆已列入非遗勺子作笔,糖稀为墨,画出糖画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以勺子为笔,以糖稀为墨。一副担子在身,落地即可营生,信手即可成艺。这是糖画,是印象中的流动小摊,是难忘的儿时记忆,更是最甜中国味!刘氏糖画第
2020-11-15 16:12我在河南博物院点“两掺”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郑州,一座两掺的城市,胡辣汤与豆腐脑两掺,土豆粉和面两掺走进河南博物院,你会发现,咖啡与贾湖骨笛两掺,杯子与杜岭方鼎两掺阔别5年的复出,它把传统与现代两掺,500多款文创产品吸引了更多游客。河南博物院
2020-11-15 16:10河南郑州“宝藏”艺术馆指南 犄角旮旯里都透着艺术感2020年的秋冬,郑州人对美的感知,达到了顶峰。郑州美术馆新馆的开放,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本土公众的美术热情。新馆开放半个多月,火爆程度持续攀升,已有超3万人次来此打卡,周六、周日更是场场爆满,最多的一天,参观者达到近5000人次。火爆的背后,折射
2020-11-01 16:09动漫让泥猴“活”起来河南商报记者高鹏/文受访者供图刺绣镶嵌在笔记本上,泥猴和钧瓷捏合在一起用作茶具,剪纸用来做书签刺绣、泥猴、剪纸等传统非遗技艺,正结合新兴、时尚的元素走进大家的视野,传统技艺也有了新的专属IP。(少林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之钥匙扣)泥猴也能活起来?
2020-10-23 16:55巾帼华章 出彩中原2020年金秋十月,河南商报社、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联袂,隆重推出河南陶瓷十佳女杰河南陶瓷巾帼十佳新星,现予以公布,希望得到各界关注与支持! 河南陶瓷十佳女杰王玲,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黄河澄泥砚非遗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