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
城市

这位基层医生 年均手术量近300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2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王苗苗  浏览次数:19928
核心提示:  从医29年,王占江,一名县级医院普通的骨科医生,在不断学习中,他硬是将只有一人的骨科,发展到如今覆盖多领域的团队,且医疗技术水平还成了周边县市中的翘楚。  【选择】  为积攒经验连轴转  替患者偷偷省钱  50岁的王占江出生于温县一个医生世

  
从医29年,王占江,一名县级医院普通的骨科医生,在不断学习中,他硬是将只有一人的骨科,发展到如今覆盖多领域的团队,且医疗技术水平还成了周边县市中的翘楚。

  
【选择】

  
为积攒经验连轴转 

  
替患者偷偷省钱

  
50岁的王占江出生于温县一个医生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让他打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想当医生,感觉医生是最有成就感的职业。”大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在温县人民医院当上了一名医生。

  
刚参加工作时,为尽快熟悉工作,他开始了十分耗精力的陪床工作,“刚做手术的人得监测各种生命体征,那会儿仪器没现在先进,需要人守着记录,我就申请去做这个。”

  
他白天下了班,吃完晚饭就要到医院值夜班,到了第二天早上,回家梳洗一番,就又继续到科室跟着前辈学习,“那会不知道累,浑身都是劲儿。”

  
“老王喜欢默默做好事。”王占江的朋友韩先生说,“比如,有的患者做一台手术要分好几个项目,但对方家庭条件不好,他就给科室的人商量,只记最复杂的一项。”

  
当河南商报记者问及此事时,王占江笑了。在他看来,医院治病收费理所当然,但能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给患者减轻点压力,也是他乐于做的事儿。

  
【现状】

  
因患者信任

  
他年均手术量近300台

  
6月16日早上,因接受手术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和特殊,手术要在射线下进行,王占江和同事要穿上多层手术衣。“患者的病情需要在射线下做手术,可射线又对身体有伤害,所以必须穿铅衣防辐射,但这衣服沉不说,穿着还很热。”在对病人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后,全副武装的王占江和同事走向了手术台。

  
手术结束,他回到了医办室,几名患者正在等他看诊。

  
“这都(做完手术)1个月了,来让你看看。”26岁的小李是一名货车司机,不久前,一次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他的小腿出现粉碎性骨折,“我都准备在其他医院住院了,结果有个亲戚说县医院看这病看得好,所以我就来这儿了。”

  
因在河南率先进行了股骨头缺血坏死钻孔减压陶瓷棒加人工骨填塞术,使王占江不时接到咨询该病情的电话,而他每次都会一一耐心解答。

  
正是种种原因之下,王占江年均手术量将近300台,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县级医院中还较为少见。

  
【攻坚】

  
打破数十个技术空白 

  
将一人科室发展出一个团队

  
温县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之初,只有王占江一个骨科专业的医生。面对科室人员短缺,手术需求量却逐渐增长的情况,王占江硬着头皮超负荷运转。

  
那几年,王占江没日没夜地奔走在看书、看专业期刊和临床实践的路上。他曾粗略统计,在从医的29年中,在他主导下,该科室先后打破了其所在医院骨科几十个技术空白,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

  
同时,王占江还不断纳贤。曾经只有王占江一人的团队,渐渐地发展为共有9名大夫,几乎覆盖骨科各领域的小团队。为了让医院工作更加顺畅舒心,王占江还定下了一条规矩。

  
“有啥话、有啥意见都得当面说,不能背地里说闲话,做影响团结的事。”说起主任对科室成员唯一的要求,该院骨科主治医师刘学义说,“我们主任更像老师,所有东西都会不保留地交给你。”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您不害怕吗?”当河南商报记者将刘学义说的话转述给王占江后,他说:“人早晚会老,这东西带不走还不如交给后人,技术不断更新就越是能救人,那也是你的价值,难道不应该觉得幸福吗?”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编辑:河南商报 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