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觉
视觉

放弃40万年薪,郑州男子回村磨豆腐,如今200多村民为他打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6  浏览次数:53444
核心提示:放弃城市高管的工作,郑州马寨镇申河村的申涛回家乡办起了以农家乐为基础的"申家大院"。

  除了申涛自己干的火热,快速发展的"申家大院"也给附近村民带去了就业机会,一人一年能增收约3万元,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申家大院"的建设,也将落后的村貌彻底颠覆,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休闲,也能享受到同样美的环境。

  【放弃城市高管,回村里磨豆腐开农家乐】

  如果不是返乡创业,申涛还是一个在公司拿着数十万年薪的高管。

  2003年,大学毕业的申涛,在郑州科技市场打过工,之后,又辗转来到郑州两家知名的装饰公司任职,从副总经理到总经理,直到离职前的2015年,他还拿着40万元的年薪。

  不想干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申涛一直盘算着闯一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了我一剂强心剂。"申涛说,从那以后,他就计划返回老家农村,开启创业路。

  申涛的老家是郑州西南边的马寨镇申河村,一处隐藏在郊区山路边的普通村庄。"老家的风土、人情、事故我再熟悉不过,在那干事,既能帮着父老乡亲,他们也能给予我帮助。"说这话时,申涛还操着浓厚的地方口音。

  利用村里得天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农家乐为起点,2016年5月1日,申涛的"申家大院"开张,他还将祖传100多年的石磨豆腐引入进去,吸引了众多游客。

  有人打趣他说,放弃了郑州知名公司的高管职位和高额年薪,他又回老家磨起了豆腐。

  【返乡创业提供村民就业机会,一人一年能增收3万元】

  4月15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申家大院"看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郊外吃饭的地方,绿植、小桥、景观湖,这里已经有了集餐饮、休闲娱乐、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园区。

  正在采用老工艺磨豆腐的,是附近袁河村的村民刘保宪,今年已经60岁。"我以前也干过这(磨豆腐),所以来这工作了。"刘保宪说,他入职一年多了,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工资,"我们这么大岁数了,干不了爬高上低的活,这离家也近,方便,收入也不错。"

  

  "申家大院"的门卫是申河村本地村民申全旺,今年68岁,瘦弱的身材下,还要扛着照顾因脑梗卧病在床的儿子的重任,来"申家大院"两三年了,申全旺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一年就是上万元,为家里增添了收入不说,还方便照顾家人。

  "15年前,我们这的村民都是靠地吃饭,一年也就两三千元,即使到2015年,也就万把块钱。"申涛介绍,如今"申家大院"一期的餐饮正在运营中,每年能提供200多人次的就业机会,大部分都是相邻村的村民,有些家里还很贫困。

  而且,申涛开出的工资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过段时间我准备再提一次工资,一个人一个月3000多元没问题。"

  【生态环境大改变,百步内就有星级公厕】

  对于以前农村的面貌,污水横流、旱厕难闻想必是一些人的印象,可在"申家大院",面貌有了大改观。

  在"申家大院"内,公厕里干净卫生,下水通畅,完全没有异味,"毫不夸张的说,在我这里,百步内就能有一个星级公厕。"申涛说,在建设园区时,他就下决心,要把农村公厕建设好,打扫公厕要像打扫自己房间一样。

  除了公厕,园区的其他配套设施也向市区看齐,铺设雨污水管道、电力照明系统、景观水系等。

  值得一提的是景观水系,建设园区前,流经申河村的河流早断了水,在"有水则灵"的认识下,申涛利用地下水,经过五级净化,形成了一个贯穿园区的景观水系,申涛称它是缩小版的郑州湿地公园。

  

  漫步在景观别致的园区,谁曾想到,四五年前,这里还是连脚都下不去的布满荒草的土岗,仅仅几年,这里已然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也成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宝地。

  【要创业,就要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信念】

  从2016年开园,"申家大院"每年的营业额保持着强劲增长,从2016年接待7万人次游客,到2018年的20万人次。

  在申涛的未来蓝图中,"申家大院"还要加设二期、三期、四期,包含餐饮、住宿、温泉,打造康养、幼养基地。

  创业的版图越大,带动村民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多。申涛估算着,当"申家大院"四期都建好后,每年就能带动800到1000名村民就业。

  作为返乡创业的带头人,申涛也给创业者带去了他的体会:"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不要半途而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中途有坎坷,结果一定很美好。"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
编辑:河南商报 韩坦道
来源:河南商报

商报网尾图1
商报网尾图2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