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房产

让信用评价准起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5  来源:河南商报  浏览次数:13292
核心提示:11月10日下午3点多,卢氏县朱阳关镇壮子沟村。51岁的贫困户杨瑞超关上了牛栏,引着羊群入了圈,又喂饱了5头黑毛猪。年初我从县农村商业银行贷了5万元,买了7头牛;帮扶我的干部又借钱给我买了羊和猪。到年底卖了牛羊猪,除了本钱还能落个几万块,今年肯定能脱
          11月10日下午3点多,卢氏县朱阳关镇壮子沟村。51岁的贫困户杨瑞超关上了牛栏,引着羊群入了圈,又喂饱了5头黑毛猪。

    “年初我从县农村商业银行贷了5万元,买了7头牛;帮扶我的干部又借钱给我买了羊和猪。到年底卖了牛羊猪,除了本钱还能落个几万块,今年肯定能脱贫。”老杨很有信心。

    老杨家6口人去年收入只有万把块钱,想搞养殖却没有本钱。今年春节刚过,卢氏县开始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贫困户如果被评为信用户就能获得扶贫贷款。老杨马上向村金融扶贫服务部提交了信用评定申请和相关材料,经过评审,他家被评为A级信用户,可以申请5万元“两免一补”国家扶贫小额信贷。

    没抵押没担保,仅靠个人信用就能贷款,这是老杨从未想到的。截至今年10月底,像杨瑞超一样,凭借个人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全县有60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国家扶贫小额信贷3.0724亿元,而2016年只有1592户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信贷8818万元。短短10个月时间,贫困户户贷率急剧提升,卢氏县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功不可没。

    信用评价变成“真金白银”

    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是为了破解银行“贷款贷给谁”的困惑。

    早在2014年,国家就出台了扶贫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央行也推出了相关政策,但落地缓慢。“两免一补”小额信贷扶贫政策的本质是信用贷款,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普遍缺失。要使扶贫政策顺畅落地,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今年3月,一场农户信息采集大行动迅速在卢氏县352个行政村展开。该县按照“三好三强、三有三无”的定性标准和据此设定的144个定量指标,组织3000多人对全县农户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和信息采集,并通过扶贫、公安、法院、金融等部门,获取了农户的治安、借款、诉讼、房产、大型生产机具等10大类信息。

    在这套信用评价体系中,“相对于农户的房产、权属等资产类指标,农户诚实正直、吃苦耐劳等个人品质类指标更为重要。”人行三门峡市支行副行长徐庆炜说。“三好三强、三有三无”内容是,遵纪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团结好,责任意识强、信用观念强、履约保障强;有劳动能力、致富愿望、致富项目,无赌博吸毒现象、失信欠贷或者好吃懒做的行为。不符合者一律不予授信。

    在此基础上,卢氏县按照以分定级、按级授信的原则,对信用户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每户基础分100分,实行加分、扣分和治安失信欠款一票否决制,共划定为四个等级,分别可申请5万元、10万元、15万元以及2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信用户可向村金融服务部提交贷款申请,三级金融服务平台把关后,协调银行、担保公司机构几天时间就能放款。

    与此同时,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农户的重要财产信息随时更新,部门提供的专项信息和信用等级一季度一更新,农户基本信息每年更新一次,让农村信用评价数据更加准确,金融机构贷款更有依据。

    目前,卢氏县信用评价体系拥有全县8.7万农户和2009家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其中,7.1万农户获得授信。

    “卢氏试验”的突破效应

    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的“卢氏试验”,打破了金融扶贫政策落地的迟滞局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没有信用评价体系,贷款投向贫困农户,免抵押免担保,敞口裸贷,风险难控,放贷风险高。”卢氏县农村商业银行行长谢川说。迫于风险防控和监管压力,银行不敢放手贷款给贫困农户。

    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成为卢氏县金融扶贫持续深入推进的基础。

    实际上,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是卢氏县创建金融扶贫试验区探索建立的四大体系之一。今年2月,省长陈润儿在调研时明确提出卢氏县可先行先试,大胆创建河南金融扶贫试验区,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模式。

    在卢氏金融扶贫模式中,信用评价、三级金融服务、风险防控分担以及产业支撑四个体系共同发挥作用,打消了金融机构的顾虑。截至今年10月底,卢氏县2017年新增投放贷款9.03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0.2倍。

    信用评价体系让广大农户第一次拥有了信用等级,获得了身份认同。不少农户为了取得信用等级,主动归还积欠债务,积极化解邻里纠纷,改变自身不良习气,无形中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是卢氏县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的又一大亮点。“卢氏县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成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多方参与、信息共享。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形成乘数效应。”卢氏县扶贫办主任郭军文说,建立覆盖全县全部农户的信用评价体系,仅靠政府或者金融机构“单打独斗”都无法完成。③4

    专家点评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

    □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处长李天忠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信用就是财富。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一般受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影响,信用体系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卢氏县委县政府敢作为、敢担当,主动对接金融机构,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攻坚克难,建起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信用评价体系,补齐了长期困扰农村金融发展的短板,打通了农民利用金融资源发家致富的“金桥”。不到一年,卢氏扶贫小额信贷增长了10倍,充分说明了讲信用的金融力量。同时,还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些地方固步自封,沿用老思路,采取老办法,企图靠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办法来获得金融资源,这恰恰破坏了金融生态,反而滋长了金融风险。卢氏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用好金融、善用金融,必须要懂金融的本质。建设好信用评价体系,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好的生态环境,尊重金融的客观发展规律,金融必将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