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台前扶贫车间遍地开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6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归欣  浏览次数:11729
核心提示:不建扶贫车间,我们的夫妻店还是个家庭作坊。1月13日,台前县吴坝镇石桥村的毛绒玩具厂负责人范龙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毛绒玩具市场不错,从事这行多年的范龙胜、刘晓辉夫妇一直想扩大生产,但受场地、资金制约,只能在家里猫着。2016年5月,得知县

    “不建扶贫车间,我们的‘夫妻店’还是个家庭作坊。”1月13日,台前县吴坝镇石桥村的毛绒玩具厂负责人范龙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几年,毛绒玩具市场不错,从事这行多年的范龙胜、刘晓辉夫妇一直想扩大生产,但受场地、资金制约,只能在家里“猫着”。2016年5月,得知县里要统一规划建设扶贫车间,土地资金都有优惠政策,他便申请了3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乡里帮他办理各种手续,不到一个月,扶贫车间就投入使用。随后,省内外的订单纷至沓来,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还安排3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范龙胜说,他们正在琢磨投建第二个扶贫车间。

    眼下,台前县像范氏夫妇一样,通过扶贫车间投身脱贫攻坚战的“夫妻档”还有几十对,涉及羽绒制品、相框加工等多个行业。这些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不仅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县域经济,还给贫困群众带来了实惠。

    石桥村村民韩玉霞在受访时非常开心,去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她成了毛绒玩具厂的一名工人,加上空余时间打零工,当年收入2万多元,摘掉了贫困帽。城关镇徐岭西村村民陈存安、宋秋娥夫妇发挥一技之长,投资创办了电动车充电器生产加工项目,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本村及周边村40多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路,一年下来,徐岭西村的贫困户由23户降至2户。

    除了带动增收,扶贫车间还兼顾了不少群众的“家务事”。吴坝镇朱庄村成显雨、宋金凤夫妇创办的羽绒服加工厂内,贫困户郑丽华乐呵呵地说:“以前在外地打工,干啥都不方便,这个设在家门口的厂子,既不耽误我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赚钱补贴家用,真是一举两得!”

    村民们把这种便利称作“留得住妈,拴得住娃”。在打渔陈镇包枣楼村晨晨服饰的车间里,有一间安静的小屋。每天放学后,总有一群孩子在这里写作业、看动画片。这个特殊的“托儿所”,为务工农民量身打造,厂里有志愿者免费辅导孩子们学习。在这个扶贫车间里,38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房顶上,600多平方米的光伏板已经建成,可帮扶20个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群众得实惠,企业降成本,经济添活力,让多方共赢的扶贫车间在台前遍地开花。2016年以来,全县新建和改扩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124个,共吸纳就业8090人,其中贫困群众3562人。去年9月,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在台前举行观摩活动,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称赞台前的做法“接地气、得民心、可持续”。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归欣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日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