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对2019年全省药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做了工作部署。20多家企业代表全省药品生产企业做了以“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药品生产质量安全,做药品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为主题的集体承诺。会上两家药品生产企业典型进行了发言,交流了开展质量提升方面的经验做法。章锦丽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对2019年全省药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提出工作要求。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将从3月起至年底,并按照宣传发动、自我评估、企业提升、专项检查、总结提升等五个环节,在全省实施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监管部门:要做药品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针对监管工作,章锦丽要求:
一要突出专业属性,强化特殊监管。用专业的机构、人员、方法开展专业监管,强化对药品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特殊监管。加快专业化、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和分级分类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要突出智慧监管,强化效能监管。推动监管工作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综合运用检查、检验、监测、集中采购、投诉举报、舆情监测等信息,强化监管效能;根据产品类别、品种风险、管理能力,结合检查类别、检查内容、检查重点,科学“定制”个性化检查方案,提高检查靶向性;开展“三同三比对检查”,纵向比较企业自身与国家质量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差距,横向比较企业间内控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内部管理水平的差距,查找企业客观差距、主观故意、主体责任缺失等安全隐患。
三要突出监管体系,强化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传统工艺配制医疗机构制剂备案、药品安全质量风险处置、药品不良反应预警信号处置等工作制度,建立与全省监管实际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监管模式;认真落实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检查员驻厂监督检查和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设立派出机构加强疫苗检查,确保监管不断档、不空位、不留死角;做好检验、监测、检查等监管技术支撑工作,为药品安全提供保障。
四要突出风险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飞行检查、跟踪检查、动态监督、随机抽检等制度,加大检查力度,保证检查质量,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面,通过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风险评估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监测数据统一分析,做到提取有效预警信号,明确重点品种,准确判断风险等级,提高风险信息监测、研判、共享、预警水平;健全会议交流、介入移交、通报会商、协作配合、督办督查等机制,加强行刑衔接,联勤联动,严惩违法犯罪。

生产企业:要做药品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
药品生产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主导者、受益者。章锦丽指出,要求生产企业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一要突出法律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用《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二要突出责任意识,强化主体责任,切实负起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承担药品质量风险、保障药品有效供应的责任;
三要突出质量意识,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做好质量管理;四要突出诚信意识,强化信用管理。按照省政府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对企业严重失信行为,在记入单位信用记录的同时,也会记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信用记录,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

章锦丽强调,药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开展监管的根本目的,需要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将质量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推进、久久为功,通过3-5年提升,共同携手实现药品生产高质量发展。
作者:河南省市场监管局 杨国猛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王俊伟
编辑:河南商报 郭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