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政务

原阳县:扶贫车间笑声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4  浏览次数:13397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宋红胜 通讯员卞瑞峰 王学伟 文/图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这是对我们这些贫困户最实在的帮扶!8月13日,在位于原阳县蒋庄乡的天然居汽车坐垫厂,工人白世琴兴奋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白世琴是蒋庄乡周屋村人。2016年,因缺乏劳动力被识别为建档立卡
 

 

河南商报记者宋红胜 通讯员卞瑞峰 王学伟 文/图

“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这是对我们这些贫困户最实在的帮扶!”8月13日,在位于原阳县蒋庄乡的天然居汽车坐垫厂,工人白世琴兴奋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白世琴是蒋庄乡周屋村人。2016年,因缺乏劳动力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开春,天然居汽车坐垫厂刚开厂,她就成了第一批产业工人。白世琴本身就擅长做缝纫活,所以经过简短的培训,很快就上岗了。

“车间离俺家很近,骑电动车10多分钟都到了。在这里工作,不仅能顾家,工资也挺高。”白世琴说,工资是按计件算的,每个月她都能拿3000多元,最多时拿了4000多元。


天然居汽车坐垫厂,是乔连山村和杜屋村的村集体产业项目。像白世琴这样来自附近村庄的工人,共有40多人。据该厂负责人李彬介绍,两个贫困村利用村集体产业启动资金,在2017年联合建成了这个车间,乡政府通过招商将他吸引了过来。车间主要生产保健功能型汽车坐垫、脚垫等汽车用品,年产值400多万元。

天然居汽车坐垫厂带动了附近村庄群众通过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特别是贫困户,享有用工的优先权,可以先上岗再培训,培训时仍有工资待遇。该厂还为乔连山、后宋庄、牛刘尧和张君府等4个村子设立了15个贫困户公益岗位,每个岗位的工资为每月300元。此外,通过集体产业分红带动杜屋村、乔连山村贫困户共计38户,每户每年稳定增收500元。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