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健康

总有温暖的光点亮心中的希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8  浏览次数:11060
       六院转入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的患者,没有家人的陪护他们的生活怎么办?一日三餐及生活用品怎么办?没有家人的陪伴他们的内心谁来抚慰?……面对患者家属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困惑记者想要告诉大家,在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不仅有国家及省市级层面“顶配”的医疗资源,同时还有“高配”的后勤保障资源,360度保障患者们的医疗、生活及心理健康。

 一日三餐送到床前   特殊患者“私人定制”营养套餐

在六院患者转入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的当天,南部院区便成立了后勤保障组,并专设了近30人组成的服务队,为病区里的患者及医护人员做好各类后勤保障。 

在这里,所有的患者都是单间隔离治疗,因此,患者的一日三餐、两顿加餐,每天由服务队人员送给病区,再由病区医护人员逐一送到患者床旁。 

对于病情特殊的患者,医院还成立了膳食营养专班,由医院临床营养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合他们的病情,为他们私人制定个性化膳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膳食营养专班 

 

除了一日三餐,患者生活用品也由医院服务队人员根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配送。 

从剃须刀到充电器,从牙刷牙膏到毛巾蚊香,从老人需要的收音机到30天宝宝需要的衣物…… 

只要患者有需求,医院后勤保障人员就会想办法为他们提供。 

 

患者女儿哭着对护士长说:感谢你们,把我母亲照顾的这么好”

在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队接管的普外科,有一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合并艾滋病,生活不能自理。 

护士们几乎一天要去病房查看她近20次,给老人喂饭,喂水、喂药、翻身、换纸尿裤、清洗身体…… 

 

老人食欲不太好,为了让她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医护人员可是煞费苦心,水果、面条、蒸鸡蛋、牛奶、蛋白粉等变着花样喂她,还专门请临床营养师结合她的病情为她配置了营养餐和流食。 

得知老人爱吃旺仔小馒头,孙晓燕护士长请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送来一些,老人高兴坏了,时常用她不太清晰发发音说:“小馒头、小馒头”。 

担心老人见不到家属情绪低落,护士长孙晓燕找到了她儿子、女儿的联系方式,让老人与儿女们视频,看到母亲被医护人员照顾的这么好,老人的女儿感动的泪流满面:“太感谢你们了,把我母亲照顾的比我们照顾的都好。” 

还有一位69岁的老太太,除了基础病外,还因骨折卧床行动不便。除却正常的医疗护理,医护人员还担起了老人的生活护理。喂饭、喂水、喂药、翻身、换尿布、陪老人聊天……

在与儿子视频聊天时,老太太说:“这群娃娃们把我照顾的很好,你不用担心。” 

 

病房里的生日会  让他们既惊喜又温暖

98岁的郭爷爷常年卧床,身体有多种基础病,前几年一直在市六院RICU住院,因为六院所有患者转运,8月7日,郭爷爷被转运到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由郑州人民医院组建的RICU医疗队接管他的治疗。 

得知8月12日是老人的生日,这天中午,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队RICU主任王玲、护士长张保江等人,端着长寿面来到老人身边。特殊时期,没能给老人准备生日蛋糕,但浓浓的祝福一样温馨。

 

 担心老人听不清,医护人员每人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写满祝福的话语。 

大家一起给老人唱了生日歌,张保江护士长给老人念了六院RICU团队写给他的信,传达了大家对他的心意。老人虽然不能说话,但能看出来他很高兴、很感动。喂给他的长寿面,他也吃了一些。

在郑州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下,老人身体情况很稳定。 

8月10日,RICU的医护人员还为另一位47岁的患者过生日,并现场联线他的爱人和女儿远程为他过生日,隔着屏幕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感动不已。

“我都不知道我今天过生日,这里的医护人员今天给我这么大的惊喜,让我非常感动。”患者说。 

“太感动了,郑州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想的太周到了。”患者的女儿说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护士说,“好好吃药,可以奖励  看10分钟的小猪佩奇哦~”

感染科由郑大一附院医疗队接管,住在这里的一位6岁小女孩小齐(化名)没有母亲,跟奶奶和爸爸一起生活,在从六院转入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前,爸爸撤离了医院,小齐独自一人在新的病区实行单间隔离,没有了熟悉的医护和病友,显得郁郁寡欢。 

瘦小的她,刚进到病区就受到了医护人员格外的关心与关爱。

 

医护人员每天早上帮她扎漂亮的小辫,给她洗脸,还给她送来玩具和零食。 

护士们还买来了写字板,给她出简单的算术题。


 每次吃药对小齐来说是一道难关,因为她的药需要在5分钟之内吃完才有效,为了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药,护士们想尽了办法,护士自费充床旁电脑会员,哄着她,“只要好好吃药就可以看10分钟的小猪佩奇哦~” 

晚上一个人睡觉害怕,每次都会有一位护士在床旁陪着她,直到她睡着,才悄悄离开病房。 

“我们很多医护人员都身为人母,所以看到这个小女孩都很心疼她,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护士长郑俊丽说。 

在结核病科,一位60多岁需要透析的老人,刚来时想负担较重,吃不下饭,情绪比较烦躁,也不愿配合透析、抽血、吃药等。


 

接管该科室的河南省胸科医院医护人员,耐心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老人吃药时,提前为他准备好温水,并把药分好,看着老人吃下去才放心。同时还通过手机与老人家属视频,让家人们为他做思想工作。 

在大家的努力下,老人的情绪逐步缓和下来,愿意配合各种治疗,病情也有所好转。

 虽然没有家人们的陪伴,虽然被疫情和病痛裹挟,但是,总有温暖的光点亮心中的希望,总有温暖的人捂热灰冷的心田,因为,人间自有真情在。

来源:郑州人民医院

责编:吴兵

审核:梁燕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