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文化

老字号的新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6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11739
核心提示:在二七纪念堂看过电影,在德化街浴池泡过澡,在人民公园看过泥塑,在雪园饭店对面买过胶泥小手炉在花园路集贸市场吃过杨记拉面,在南关德济桥边喝过玉米稀饭,在明星饭店门口买过羊蹄,在街边小摊喝过郑州牌啤酒郑州土著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不时流传着这样的

“在二七纪念堂看过电影,在德化街浴池泡过澡,在人民公园看过泥塑,在雪园饭店对面买过胶泥小手炉……”“在花园路集贸市场吃过杨记拉面,在南关德济桥边喝过玉米稀饭,在明星饭店门口买过羊蹄,在街边小摊喝过郑州牌啤酒……”

“郑州土著”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不时流传着这样的段子。说起来,每个人的故乡,都有着一家家让人难忘的老字号。有人说,它们就是儿时天天吵着要买的糕点,帮奶奶跑腿时常去的药铺,闲暇时把玩的小巧物件,逢年过节全家聚餐的饭馆……


几十年乃至数百年来,在商业、手工业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极品”,就是老字号。从一根扁担、一辆小推车开始,它们不屈不挠、顽强生长。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很多原本步履沉重的老字号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它们坚守传统、积极创新,以崭新的面貌,昂首阔步走进了新的时代。


传承·转型


说到记忆中家乡的老字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跟“美食”有关。翻阅“河南老字号”保护名录,果然,“食品餐饮类”的品牌最多。郑州的“合记”“葛记”“老蔡记”,开封的“第一楼”“又一新”,洛阳的“真不同”,安阳滑县的“道口烧鸡”,周口西华县的“逍遥镇胡辣汤”等等,无不声名远播。


在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学院门路一带,有很多做饮食生意的老店。这里临近东大寺,因此,很多老开封人把这里叫作“东大寺门”,简称“寺门”。街边一隅,六七十平方米的庞记宜生斋烧鸡店里,64岁的庞福光正带着六七个伙计在店里忙活。橱窗后面的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只烧鸡和桶子鸡。


不看不知道。这家不算太大的庞记宜生斋烧鸡店也是家百年老字号,庞福光是这家老店的第四代传人。他介绍,从太爷爷庞德魁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创立“宜生斋”至今,店里制作桶子鸡的手艺基本没有变过:选活鸡时逐只检验把关,然后按照宰、涮、褪、掏、清等工序制成“白条儿”,配料熬煮也很有讲究。


(丁丁摄)

“改革开放初期,除了供应宾馆,一天能零卖二三十只鸡,现在每个店每天至少能零卖一两百只,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庞福光介绍,不仅在开封地区,宜生斋在郑州、洛阳、濮阳乃至山东菏泽等地也有十几家分店。无论哪里的分店,都要从老店统一进货,以保证口味正宗。庞福光透露,自己已在汴东产业集聚区购买了厂房,准备扩大生产,让自家的烧鸡、桶子鸡走向更远的市场。

肩负着传承责任的,也有年轻人。白记花生糕也曾在寺门一带开店,如今,龙亭区北郊乡铁牛一街,坐落着白记荟萃斋食品有限公司,29岁的总经理白建超是白记第四代传人。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到传承老字号是一种责任。大学毕业后曾想做个大学老师,但最终我回到了家乡,回到了老字号。”毕业于南京一所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白建超说。


白建超介绍,上世纪初,太爷爷白金贵曾在寺门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卖花生糕和五香花生,后来在顺河区北土街(现为解放大道)开起了门店。改革开放后,白记在寺门清平街开店,名气越来越大。


“一开始是家庭手工作坊,论块儿卖、拿秤称。”白建超说,2004年,白记办起了公司,建起了厂房,仍以手工制作为主,“开封市区有两百多家店来这里进货,在省内的很多大超市里,也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


搭上了电子商务的“顺风车”,一块小小的花生糕也开始“火”遍大江南北。“线上销售还不错。最近一两年我们也在积极转型,力求突破区域局限性,让产品走出开封,走向全国。”白建超介绍,除了花生糕,白记也在做老式月饼、芝麻片、绿豆糕、素饼等。他们还尝试着将中式传统糕点打造成茶点的形式,在东北、江浙、福建等地很受欢迎。


创新·扶贫


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有座中医院,门口上方的牌匾上写着“平乐正骨”。旁边的小字招牌上,则写有“洛阳市平乐正骨培训学校”“洛阳市中医药学校平乐校区”等字样儿。


44岁的郭宏涛,是“郭氏平乐正骨”的第八代传人。清嘉庆年间,郭祥泰创立“郭氏平乐正骨”。到了1956年,第六代传人郭宗正与婶母高云峰等人一起创办洛阳专区正骨医院,1958年成立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无数在这里毕业的学生走向各地,成了医院里的业务骨干,也把“平乐正骨”的名声带到了远方。改革开放之后,他们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如今,这家中医院每年的门诊量达到两万,学校招收学生3000余名。


在采访中,“创新”是郭宏涛口中的热词。“时代在发展,不创新就无法生存,我们也在吸收西医中比较先进的部分。”郭宏涛介绍,虽说传统正骨技术在治疗经验、用药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但在医疗器械、药物提纯等方面,西医更有优势。果然,在医院里,记者看到设有放射科、X光诊断室等。在学校的教学计划表里,除了语数外等文化课,还有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方剂学等传统医学课程,也有解剖学、药理学、手术学等西医课程。


在医院的一面墙壁上,张贴着“祥泰公《诫子孙言》”,第一条便是:凡有病投者,有医无类,贫富贵贱,一以待之。“创新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医德。这是传统医学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郭宏涛说。


在老字号“河洛针功夫”段氏手工布鞋所在地——汝阳县小店镇高庄村,记者看到,不算大的门厅里,男鞋、女鞋、虎头鞋,方口、大圆口、小圆口,平底的、高跟的应有尽有,五颜六色,煞是好看。第九代传承人段玉国说,段氏手工布鞋于1857年始创。到了太爷爷那一代,赶上抗日战争,村里“缝军鞋、送前线”,传为佳话。



“传统布鞋穿起来清爽、贴脚、有型,而且是纯手工纳底,一只鞋底需用耐磨棉线纳1200多针。布料选择也非常严格,保证结实耐穿。”说话间,段玉国拿起一块儿布料,用打火机烧了起来,果然,布料完全没有变形,“这是进口的礼服呢,不沾油、不渗水、不怕高温。”由礼服呢制成的布鞋,曾在外地的展会上获得不少“识货”的中老年客户的好评。段玉国说,除了祖传手艺,自己也在不断学习着南方制鞋工艺,与上海老字号“杨瑞记鞋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开辟了电商渠道。


这些年,这家老字号也一直在助力扶贫攻坚。现在,除了小店镇,刘店镇、王坪乡等地都有段氏布鞋的加工点,参与做鞋的村民有150多人,其中包括贫困户22户31人。干得好的,一个月能挣到1500元补贴家用。让人惊喜的是,村民在制鞋过程中也会加入自己的创意,纳出的鞋底图案各异,妙趣横生。


“未来,我们这里将以布鞋为主题打造30亩地左右的文化园,建设布鞋博物馆,带动文化旅游。更重要的是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创建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扶贫车间。”段玉国说。


坚守·发展


繁华褪去是经典。拭去历史的烟尘,我们就会发现,一家家老字号的熠熠光辉里,埋藏着几代人的深深记忆。

“拍照到艳芳,穿衣到大昌。”对于不少老郑州人来说,这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顺口溜儿。86岁的吴传耀和81岁的李萍老两口拍摄“钻石婚”纪念照,第一个想到的仍是“艳芳”。1959年,他们在艳芳照相馆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合影。之后逢年过节,他们也常到这里拍摄全家福。



在人民公园东门对面,记者走进“艳芳婚纱摄影”门店。门口右侧的橱窗旁,摆放着一架一米多高的老式套头摄影机,很是抢眼。“这是我们最早使用过的机器,叫作‘座机’。”50来岁的总经理赵有福介绍。


说起来,广州的老字号“艳芳照相馆”,和郑州这家颇有些渊源。1956年,郑州方面邀来广州艳芳照相馆的技术人员到河南支援建设,在二七塔旁边也建了座艳芳照相馆,收费不算低,仍引来很多市民排队拍照,引领行业风气之先。10年前公司迁到现址,名字也成了“艳芳婚纱摄影”。赵有福说,过阵子还是会把名字改回去,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美好记忆。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回归。”16岁就来到艳芳当学徒的赵有福回忆,当时有很多小孩子被家长带到这里,拍下坐着小椅子、抱着大鲤鱼的照片,一些照片上还有手写的“百天留念”等字样。如今,那些孩子长大成人,又带着自己的下一代到影楼去找小椅子、大鲤鱼,但这些东西如今已经找不到。目前,艳芳照相馆正在民间寻找“大鲤鱼”等老物件儿,还计划在楼顶平台打造“空中花园”,综合竹林、中式堂屋、传统酒馆等场景于一体,满足更多人的“乡愁”。


在郑州纬二路上,有家精华眼镜行,门店不算显眼,却是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1930年,巩县人(今巩义市)李竹轩在德化街北口创建“精华眼镜”,声名鹊起。他的侄子李钦殿是1949年后第一代验光师,并在中原地区开创了两个第一:第一家屈光验光眼镜行,第一家眼镜生产厂。精华眼镜见证了中国的眼镜行业发展路程,历经时代的变迁,而今,这家老字号由67岁的第三代传承人李雅娟打理着。


改进技术、贴近时尚,精华眼镜也在与时俱进。不过,“最早用的都是水晶及光学玻璃镜片,可以做到超薄,花了、毛了都可以修复、抛光,现在流行的大部分材质是做不到的。”李雅娟介绍。


说到未来的发展,李雅娟说,自己出生在德化街,这里保存着城市的印记。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将精华眼镜在这里传承发扬,为这座城市保留一份记忆。“如果以我的一己之力做不到,情愿交给大家去做,就是为了把老字号保存下来。”和其他老字号的传承人一样,李雅娟也有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情结,并常为老字号的振兴积极奔走,建言献策。


正逢其时,乘势而上。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感慨。40年来,一批批老字号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发展方向、突破发展瓶颈,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一家老字号的铭牌,都是承载乡愁的绝佳载体;每一家老字号的坚守与执着,都值得我们尊重。这些深藏着传统文化的“金字招牌”,一定会在新的时代,越走越远。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 赵大明
编辑:河南商报 张路
来源:河南日报

商报网自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