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文化

在文创区,重温古城味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6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12785
核心提示: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若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实为幸事。比如说到开封,当地人常会神秘而骄傲地伸出手指说:一幅画,一本书。听者也往往心领神会:一幅画,指的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本书,自然就是南宋孟元老所撰的《东京梦华录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若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实为幸事。比如说到开封,当地人常会神秘而骄傲地伸出手指说:“一幅画,一本书。”听者也往往心领神会:一幅画,指的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本书,自然就是南宋孟元老所撰的《东京梦华录》了。短短六个字,道不尽的风流。

如今,漫步于古城中,除了清明上河园、龙亭、天波杨府、御河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外,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比如复兴坊历史风貌区、960非遗文化创意园,比如七盛角、鼓楼里文化商业区。在这些街区里,过去与当下碰撞,南方与北方交融,“非遗”与“网红”并存,飞檐斗角与艺术民宿相映,更浸润出超然的生活态度、兼容并蓄的生活方式。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客,都能从中感受到古老历史的复苏,传统手艺的活态传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仿佛正在眼前浮现,一缕“慢生活”的悠长韵味也由此悄然生发……


胡同里的音乐声·闹市里的江南景


开封鼓楼一带,总是很热闹。尤其是到了晚上,夜市小摊林立,书店街、马道街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在鼓楼东南不远处,有个相对幽静的所在——复兴坊历史风貌区。走在这条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上,不时可见一些旧时的院落,以及“汴梁百货”“建国文具店”等颇有历史感的商铺。门槛外、墙根儿处,几位老人悠闲地喝茶、晒暖儿。巷子的东头儿,坐落着130多年历史的复兴街小学;几个月前拍过本土系列微电影的37号院,现在成了二夹弦戏曲博物馆。

12_b


37号院对面的中州琴社里,传出阵阵清幽的古琴声,撩人心弦。上了二楼,不算大的教室里,六七位学员正在习琴。“历史上,开封出过不少古琴名家,也曾有过一个很大的流派——‘中州派’,可惜后来渐趋消亡。”琴社主人王雨轩说,自己2006年参加一次古琴展之后,深受吸引,决定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古琴文化。“古琴谱上只有指法,没有节奏,声多韵少,需要研究琢磨的地方很多,而且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太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雨轩回忆,琴社初创时应者寥寥,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在,这里的固定学员有三四十人,以中青年为主。提起学琴,37岁的学员张莎莎记忆犹新。两年前的一个冬日,她在附近闲逛,意外发现了这家琴社。从此,习琴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不久她还顺利拿到了古琴6级考试证书。“通过练琴来观照内心,从而实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状态,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张莎莎说。

p48_b

“归去来兮我夙愿,猿鹤听我再抚琴”——音乐,曾给无数文人墨客提供了莫大的精神寄托,当然也会为百姓带来精神慰藉。一些居民介绍,有天傍晚,巷子西头儿的“一束光”书店,露天举行过一次“胡同音乐会”,“时长两个多小时,有四五百名观众。”说话间,音乐会召集者、致力于胡同文化宣传和老宅保护的画家付保军提着一袋碎瓦片儿匆匆路过,“咱这儿的胡同,声音效果特别好。音乐一响,街坊们都出来了,也有游客围观,有些人站在阳台上观看、鼓掌。夕阳下的老胡同里,大家围在一起听着、唱着、跳着,很温馨。以后类似的文体活动会更多!”

在复兴坊东边不远处,还有个“鼓楼里”文化商业区。走进这里可以发现,被商铺、公寓和写字楼包裹着的,是颇具古风的亭台楼榭、木质长廊。圆形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几米高的戏楼,道边的石柱上雕刻着从宋词中选出的经典名句。一艘乌篷船下,成群的金鱼在水中嬉戏、觅食,让人恍然产生身在江南的错觉。

p46_b

一楼的商铺中,不乏来自陕西、四川、新疆等地的特色饭馆,也有“串烧吧”“奶茶吧”“麻辣烫”等带有现代气息的小店。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本地的老字号,如“鑫老包”红薯醋、“老五福”糕点等。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鼓楼里已入驻107家商铺,目前处在试营业阶段,而电影院、温泉水世界、停车场等设施正在建设中。未来,这里将成为传统和商业相结合的大型商业文化综合体。

镜框里的小风筝·文创园的网红墙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可能是不少人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可你见过小巧玲珑的观赏型风筝吗?


午朝门广场东侧,坐落着开园不久的960非遗文化创意园。走进通透明亮的主展厅,汴绣、银匠张、汝阳刘、五大名窑、伞艺扇艺、皮影……一家家非遗文化店铺的米色旗映入眼帘,伴着匠人们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别有一番韵味。而在“宋室风筝”展示区,挂满了大大小小、五彩斑斓的风筝。乍一看,其中仿佛有一些蝴蝶、瓢虫和蝙蝠标本,或镶嵌在镜框中,或张贴在纸板上,十分逼真。走近了仔细一瞧,才发现它们竟是用传统工艺扎制的竹制风筝,让路过的游客驻足观赏,啧啧称赞。


p49_b
“做风筝要靠纯手工,做一个出来至少要20多个小时。”第六代传承人宋长虹说,早年间,家里一直靠做风筝、灯笼、屏风等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家里的境况改善很多,渐渐地,做风筝就变成了一种兴趣,也是一种传承的责任。让宋长虹感到很有意义的是,自己近几年开设的风筝制作体验课,已经累计吸引了几千人参与,“从幼儿园小朋友到成年人,大家参与的热情都很高。以后,在咱园区的传习所,体验课将继续开下去。”


同样开有体验课的,还有“韩派面塑”。“面塑,是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90后”面塑传承人韩冰介绍,通过改进传统工艺,现在的面塑作品可以永久保存,不会变质。在展柜上,可见关公、包公、侍女等传统形象的摆件,也有“植物大战僵尸”“小叮当”“蜘蛛侠”等流行卡通形象的饰品。“每周日下午,我们会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小孩子进行面塑创作。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学习并传承这一传统技艺。”韩冰说。


“960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园区运营负责人魏伟介绍,它来自北宋开国元年——公元960年。“咱这个‘宋潮时尚、乐在汴梁’文化项目2017年开始动工,目前建成的一期主要聚焦于非遗文化的展示和创新。未来两年,博物馆群落、吃货街、演艺场、主题酒店、儿童游乐场等项目也将陆续竣工。”

p47_b


临行,园区东侧一面花花绿绿的墙壁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们的‘网红’墙!”魏伟介绍,不少学生或一家几口会来到这里“打卡”,发到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上。走近了看,墙上涂绘着一些大家熟知的影视、动漫形象,以及有趣的网络流行语,不少游客在墙边拍照、录影。“最近,我们也一直在这里推出短视频大赛,很受欢迎,走进园区的年轻人慢慢多起来了!”魏伟说。


院落里的慢生活·老城里的小时光


傍晚,杨家湖西侧的七盛角文化民俗街迎来了一天中最“靓丽”的时刻——一幢幢仿宋建筑的灯光、一串串红灯笼被点亮了,金碧辉煌,与远方水上的一架架小桥、一艘艘游船相映成趣。


“自古以来,开封就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一些古籍上更有‘七角盛,天下昌’的说法。”管理部经理李岩介绍,作为东京梦华项目首期,七盛角自2014年5月开街以来,游客逐年增多。2017年,七盛角游客总量达65万余人次,比上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进大门不多远,也有一座非遗文化馆,游客们争相与“迎宾”的两个泥人合影。馆里,河南大学大三学生李令梭正和其他义工一起,向游客介绍着开封地区的木版年画、王素花的汴绣,还有鹤壁浚县的泥猴张、周口淮阳县的泥泥狗……街上,一家家老字号餐饮店与酒吧、咖啡馆、茶馆错落分布;石桥和池塘边,几座艺术气息浓厚的轻奢民宿酒店悄悄招徕着行人。流水对面,是中原首个院落式文化休闲商业街区——半亩园。


“80后”开封小伙刘天赐几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惊讶于家乡还有这么一块儿地方。拿他的话来说,在这里跟三五个老友品品咖啡,或在水边老树下喝着大碗茶静静地看风景,是“一份儿镶在骨子里的舒服,得劲儿!”


你心动了吗?


据开封市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董发伦介绍,“看得到景”一直让开封人感到骄傲,但因为距离郑州近,交通方便,怎样“留得住人”也曾一度让人头疼。近年来,开封按照谋划一批、提升一批、完善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思路,高标准打造了“一河两街三秀”“一湖两巷三园九馆”“三园五馆一中心”等重大文化项目。这座城市,正在慢慢嬗变为一座宋文化主题公园,“留得住人”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2017年,开封全市游客接待量586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


省社科院相关专家亦表示,像开封这类“往后看”与“往前看”紧密结合的文化创意项目,对于提高生活品位、激发生活情趣、健全生活心态,以及促进“文商旅”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城市来说也颇具借鉴意义。


来到一座城市,浮光掠影地看看景点、建筑,见到的只是它的骨架;坐上人力车,听师傅讲讲历史,或是去看看演出,逛逛老字号和夜市,慢慢浸入这里的市井生活,方能触碰到它的灵魂。


放慢脚步,沉下心灵,在古都开封,你,不会被时光辜负。

(本版图片均由被采访者提供)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 赵大明 制图/单莉伟
编辑:河南商报 张路
来源:河南日报

商报网自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