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市
地市

南阳烙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2  浏览次数:9840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赵显志 王松林2021年6月10日,国家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阳市卧龙区南阳烙画项目名列其中。南阳烙画发源并长期传承于河南南阳,并高度集中南阳市卧龙区。南阳烙画,是南阳人民耳熟能详的南阳三宝
河南商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赵显志 王松林

2021年6月10日,国家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阳市卧龙区“南阳烙画”项目名列其中。南阳烙画发源并长期传承于河南南阳,并高度集中南阳市卧龙区。南阳烙画,是南阳人民耳熟能详的南阳三宝“烙画、玉器、出师表”之一。南阳烙画是中国烙画的代表流派,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末年刘秀称帝前的一段传说,有史记载已有140余年历史。历经6代有序传承,长期活态存在。

“南阳烙画”自2009年开始申遗工作,2010年11月列入区级非遗、2010年12月列入市级非遗、2011年12月列入省级非遗名录。2019年7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后,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限定的申报名额,河南省文旅厅组织专家在省级700多项非遗项目中,经过多轮筛选上报30项参评国家级非遗,经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严格评审、公示,2021年6月10日经国务院国发【2021】8号文公布,全国共评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40项,河南省有12个项目入选,其中就包括了卧龙区的“南阳烙画”。

南阳烙画最初称南阳烙花,据记载为1877年南阳人赵星三所创。上世纪二十年代,烙画产品远销京、津、汴、洛等地,1929年出版发行的《河南新志》将其列为中州特产,此时南阳城内烙画作坊已达10余家。1954年南阳市人民政府将南阳市区的烙画艺人集中起来,成立城镇集体所有制南阳烙花合作社(今南阳市烙画厂前身),工具得到了革新。产品从烙花筷子、木尺等小件发展到木板烙、家具烙、宣纸烙、丝绢烙等等,1950年代后期烙花逐渐被艺人向大型方向发展,1959年南阳市烙画厂艺人集体创作烙制的木板烙花《黄河在前进》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走进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上世纪60至90年代,南阳烙画为南阳出口创汇主力之一,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艺林一绝”。

南阳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根据炭化原理,以高温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烫,呈现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主要工序有构图、选材、起烙样、烘烫、题款、装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皴等;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包括冬青木筷子、笔筒、葫芦、台屏等小件日常用品,屏风、家具等大家家具用品,木板烙画、宣纸烙画、丝绢烙画等装饰用品;色调以烙为主,套彩为辅,色泽沉稳,古色古香,厚重典雅。

南阳烙画作品有18个系列,136个品种,上千个花色。烙画筷子有花鸟、人物、山水等;木板烙画有不同规格样式的烙画作品,大至壁挂、站屏、小至台屏等;丝绢烙画大至十几米的长卷巨制,小至袖珍手卷等,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制作各种烙画作品。

师徒传承是当前南阳烙画的主要传承方式,至今已有六代传承人,传承有序、谱系清晰。南阳市烙画厂是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牌建立示范性烙画传习所和展示馆的责任单位,具备完善的保护场所和保护机制,还在深圳等地建立传习基地,并与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设立烙画选修课,培养后继人才。

南阳烙画自在南阳这块文化沃土诞生以来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经历代老艺人的精心培育,从工具的改进到材料的选择,从热源的改革进步到题材的拓展,产品从简单小件小题材开始,逐步发展演进到烙制不同规格的大型题材烙画,画面表现从单一色调的传统烙画向以烙为主,套色增彩的现代烙画拓展,实现了工具、材料、题材、规格样式,表现手法的全面进步,今天的南阳烙画,山水画大气磅礴,花鸟画活灵活现,人物画逼真传神且朴实洗练,简约明快,内容健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卧龙区文广旅部门表示,将以烙画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为契机,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使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南阳烙画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

(编辑 吉倩倩 实习生 王梦琳)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