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健康

近视导致的眼结构变化有了新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8  浏览次数:20328
核心提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总体近视率已达52.7%,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那么,近视的机理到底是什么?近视患者的眼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日前,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雷博教授团队对近视患者的眼结构变化有了一项突破性的新发现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总体近视率已达52.7%,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那么,近视的机理到底是什么?近视患者的眼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日前,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雷博教授团队对近视患者的眼结构变化有了一项突破性的新发现:研究小组在观察了近百名年轻的近视患者后发现,这些近视青年晶状体变薄了,与此同时视网膜视锥细胞密度下降了。相关研究论文已在世界知名期刊瑞士的《医学前沿》(Frontiers in Medicine)杂志发表。

据雷博教授介绍,近视导致的眼结构改变可同时累及眼球多个组织。对近视引起的眼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角膜、前房晶状体屈光率、视网膜、络膜等组织,对晶状体厚度及视细胞形态变化的研究很少,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高精度的测量设备。

教授研究团队利用与某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及法国自适应光学系统,近视患者的晶状体和视网膜进行了研究。分辨率影像分析使对目标组织的分辨率达到了微米级,
自适应光学技术甚至可以分辨单个视锥细胞。研究发现,视眼晶状体厚度可由正视眼的4100微米下降至3700微米,而视锥细胞的密度由25,160/毫米2下降至19,134/毫米2

这项研究提示,近视眼可同时导致眼内多个组织的变化,对近视眼的诊断和防治需注意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新发现有助于加深对视机制的深入认识,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

此前,雷博教授团队还曾主译了被誉为“近视圣经”的《病理性近视》,合作研制了人工智能眼病辅助诊断机器人嵩岳,独立研发眼病基因诊断试剂盒和遗传性眼病基因治疗药物等。他们与科技公司联合研制的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是河南研发的首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眼科高端医疗器械。团队还是国内率先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开展对视网膜疾病细微病变的诊断。

来源: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晓华

责编:吴兵

审核:闫小丽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