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冬日暖阳照耀下,蒋孝军家新装修的二层小楼异常漂亮,蒋孝军正和父亲一起晒太阳,门前停着去年刚买的小汽车。
“房子、车子都有了,我家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这在前几年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帮助。”见到记者来访,蒋孝军微笑着说。
蒋孝军是信阳商城县金刚台镇胡太村的已脱贫户,母亲精神残疾,2006年父亲因耳聋遭车祸,双腿高位截肢,坐上轮椅,有得一手好服装加工技术的蒋孝军不得不放弃外务工回来照顾父母,随着女儿和小儿子相继出生,家里负担更重了,他只能在家照看孩子和父母,全靠妻子李丽利一人外出挣点零花钱,生活一度非常艰难。
“那时候,别说吃肉了,有饭吃就很不错了,小孩的衣服都是左邻右舍给的,基本没买过。”回想起那时的苦日子,80后的蒋孝军差点流出泪来,“我学着种田种地,走到哪儿就把孩子带到哪儿,我在地里边干活边照看他们。”
蒋孝军家里的巨大变化,始于2016年底的脱贫攻坚战。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父母享受到残疾人“两补”和低保,他本人享受到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用于发展产业。考虑到蒋孝军不能外出,村里安排他当护林员,当中原农业保险宣传员,还通过产业带贫项目入股到鑫源合作社,可年终分红。他家两个孩子上学后,还享受到教育扶贫相关政策。
多项帮扶政策的实施,蒋孝军家的负担大大减轻了。小儿子上学后,中午在学校吃营养餐,他就利用空闲时间在建筑工地干小工,一天少则120元,多则150元,一年收入2万多元不成问题。
2017年,蒋孝军在原有三间平房的基础上,加盖一层,又新盖了两间厨房,整修了小院。2018年,4.5米宽的水泥路还修到了他家门口,出行非常方便。
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李丽利无法外出,村里帮介绍到县里轻工业园区服装厂上班。
“我早上去,晚上回,一月4000多块钱,不用租房,不比在外工资少。”当日刚刚放假的李丽利介绍说。
2020年8月,蒋孝军家还买了10多万元的小汽车,房屋也都重新进行了装修。
“两个孩子寒假考试都不错,都拿了学习标兵的奖状,我和她妈都很欣慰,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蒋孝军微笑着说。(编辑: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