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年度股东大会7项议案否了6项!*ST金刚股东频投反对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19  浏览次数:11633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5月18日,*ST金刚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会后发布的决议公告显示,本次股东大会7项议案中,仅《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通过(明确不分红),而《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关于2020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的议案》
 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5月18日,*ST金刚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

会后发布的决议公告显示,本次股东大会7项议案中,仅《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通过(明确不分红),而《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关于2020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的议案》等其余6项议案均未审议通过。

投出反对票的*ST金刚股东河南农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下,作为股东对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决算报告等披露的财务数字均无法认可。

仅不分红议案获得通过

在股东大会召开前一周,*ST金刚变更了此次年度股东大会的开会地点。从其经常召开股东大会的郑州市高新区碧桃路20号的30号楼公司第一会议室,换至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科学大道111号公司荥阳新厂会议室。而原因,说是办公场所所处园区电力维修。

最终33名股东以及股东代表参加了5月19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代表有表决权的股份7.5亿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61.9% 。其中,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表7人,代表有表决权的股份7.4亿股。参加网络投票的股东26人,代表有表决权的股份158万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0.1314% 。

尽管是年度股东大会,一般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都会参加,但*ST金刚的董事长郭留希因“工作原因”未能参加股东大会。

按照此前公告,此次股东大会审议了《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0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2020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关于公司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议案》、《关于2020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的议案》七个议案。

但,除了明确不分红的《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获得了通过,其余6个无一例外均未通过,反对或是弃权的股份数量,均占出席会议股份总数的40%以上。

财务数据不真实,股东投反对票

此次股东大会投反对票的,主要*ST金刚第一大股东华福证券控股的上海兴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河南农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在股东大会后发布的决议公告中,作为占比超过5%的股东,农投金控阐述了其对多个议案投出反对、弃权票的理由。

农投金控表示,*ST金刚董事会工作报告显示,公司配合证监会调查,但董事会监事会报告均未披露目前调查发现的问题,对涉及公司违规经营事项均语焉不详。

此外,公司表示“积极应诉或与相关方沟通协商寻求和解”,但未明确和解的措施和依据,也未披露公司是否存在将本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的案件在实际控制人指示下通过调解方式使得公司实际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况。

在财务方面,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下,股东对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决算报告等披露的财务数字均无法表示认可。

在没有审计报告确定性结论作为支撑的背景下,公司对计提相关减值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未将具体计提事项、计提政策、依据及对应的详细论证过程予以披露。

此外,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存在大额营业外支出,但未披露形成营业外支出的具体原因和明细、营业外支出的依据、未披露是否系根据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或调解书进行支出、也未充分披露生效判决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将本可降低损失的担保案件利用和解调解等手段未有效主张等事项。

反对之后,*ST金刚会重新披露年报吗?

股东大会上7项议案6项未通过,在证券市场并不多见。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公司出现比较严重的困境和僵局,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与大股东、中小投资者出现信任危机。

不过,连年度报告都被股东大会否定,*ST金刚会不会重新披露年报?

按照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以及深交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只是约定上市公司应该在法定日期前(4月30日)披露经董事会审议的年度财务报告,并未约定在股东大会否决年度报告以及董事会报告等情况下,后续应该如何处理。这意味着,股东是否通过股东大会否决议案的方式申诉自己的利益,其实还是法律的盲区。

“尽管否决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明确,我们也无法投赞成票,如果投赞成票,就意味着我们认可*ST金刚披露的财务数据。”农投金控人士说。

不过,按照此前企业年报被股东大会否决的情况,监管部门一般都会进行过问。因为这透露了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的意见发生分歧,交易所和监管部门轻者会发出问询,如果涉及重大违法嫌疑,也有可能引发职权部门的进一步调查。(编辑 吉倩倩 施尚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