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市
地市

信阳商城:“青山”如何变“金山”?科学家们来支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0  浏览次数:9801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杨绪伟 纪昌盛7月5日至7月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森林生态学家赵士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联袂来到商城县黄柏山小黄山、蜡烛山、天池等地,
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  杨绪伟 纪昌盛

7月5日至7月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森林生态学家赵士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联袂来到商城县黄柏山小黄山、蜡烛山、天池等地,就黄柏山林场、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森林科学经营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并为黄柏山林场、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及所辖村村干部100余人,分别作了题为《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认知》和《如何关注地球气候变化》的精彩讲座。



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黄柏山,曾经是一篇荒山秃岭。为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1956年11月,“商城县国有黄柏山林场”正式成立。65年来,“三代”林业工人扎根大山深处,以场为家、艰苦奋斗,一代接着一代干。如今,黄柏山林场已发展为占地20.4万亩、河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林相最好、活立木蓄积量最多的国有林场。2016年,黄柏山林场和塞罕坝林场一起,成为国家林业局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也是淮河支流灌河的发源地。





“我们通过与各级党校、干校、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合作,邀请组织省内外党建、社科类教授、专家、学者,集中开展黄柏山精神的深度发掘、研究工作,研发创办系列‘林间课堂’,不断丰富拓展生态观念教育、生态科普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生态体验教育‘六位一体’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内容。”





黄柏山管理处主任纪道宝表示,近年来,黄柏山林场、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立足“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目标,深刻诠释“黄柏山精神”的红色革命传统基因密码和绿色生态文明思想内核,发扬黄柏山林场“三代”林业工人以场为家、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改革创新的精神品格和“小林场也要办大事”的胆识魄力,正聚力将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基地、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基地、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生态文明成果的展示基地、生态文明知识的科普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研学基地。 (编辑 施尚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