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河柑橘花果期长, 汁多、肉嫩、清香、浓甜,有南方蜜桔的优点,还独具特色,富含柑橘甙和柠檬苦素等微量元素,是‘柑中珍品’。”迎河村村委会主任李勇说,每到秋末冬初,来这儿旅游、参观、考察、订货的人都非常多,迎河村将打造森林柑橘小镇,整村推进种植迎河橘。
迎河村位于固始县胡族铺镇东南角,紧靠淮河支流灌河,村民种植柑橘树有近300年历史,素有“中原柑橘村”之称,1978年正式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迎河柑橘”,2019年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属于该县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
“租了一亩多地培育柑橘、桃树等果树苗,加上各项收入,一年大约有4万元。”五保户蔡金明说,赶上了党的扶贫好政策,他家房子是2017年国家盖的,吃的自来水送到家,现在吃穿都不愁。
李勇说,67岁的蔡金明一改几年前满面愁容的精神面貌,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忙时还找两三个村里其他老人帮忙育苗,每人大约可以增加2000元的收入。
柑橘的良好市场及前景,也吸引了很多人士返乡创业。2018年,朱瑞看准家乡迎河柑橘发展机遇,返乡流转50亩土地种植柑橘。由于柑橘还未进入盛果期,今年只有部分苗挂果,年收入约6万元,预计明年可达20万元左右。
“柑橘品质非常好,销售不愁,下一步,打算发展到100亩。”朱瑞说,橘园日常用工需要三四十人,可以带动附近闲置劳动力就业创收,每人每年达到8000元左右。
柑橘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加工产业链。在迎河村700多平方米的柑茶加工基地里,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对橘皮晾晒进行再处理。目前,有69户脱贫户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们年加工柑茶5000多斤,产值500多万。整皮做茶或陈皮,肉做罐头和酒,碎皮加上艾叶和菊花做枕头,可以说,迎河柑橘浑身都是宝!”河南北国江南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李国良说,下一步,将研发更多柑橘产品,如饮料、抹茶、橘油等,提升附加值,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编辑: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