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市
地市

河南鲁山:深度融合抓党建,聚力赋能兴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2  浏览次数:9836
核心提示: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王永安 马进伟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平顶山市鲁山县创新组织相加、双雁同飞、党员引路、红鹰领航等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双向融合、相互赋能,让党建引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更具温度和色彩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王永安 马进伟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平顶山市鲁山县创新“组织相加、‘双雁’同飞、党员引路、‘红鹰’领航”等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双向融合、相互赋能,让党建引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更具温度和色彩。

组织相加,撑起产业发展“主心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鲁山县瓦屋、土门、观音寺、背孜等4个乡镇香菇种植历史悠久,但过去“各自为战”,规模一直上不去,市场占有率低。为做大做强香菇种植这一产业,鲁山县成立西北山食用菌产业党总支,动员党员参与,融合各方资源,带动21个村连片发展食用菌种植。目前,在西北山食用菌产业党总支引领下,4个乡镇共建成食用菌大棚1196座,吸纳1160余人就地务工,年种植香菇837万袋,产量8370吨,产值8300多万元。

以党建打底色,促发展有成色。鲁山县围绕兴产业、壮主体、强科技、创品牌、促增收,推广并拓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等“四链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植养殖基地”,提升基层党建的着力点和质量。目前,鲁山县围绕旅游、种植、养殖、加工、电商、光伏等支柱产业,在产业链上成立10个产业党总支、101个产业党支部,将各自为战的“小舞台”推上抱团发展的“大天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新路子。

“双雁”同飞,擎起产业发展“顶梁柱”】

鲁山县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大局,突出培好育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领头雁”,深化“年度轮训全覆盖”和“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创新开展“六星党支部”评选活动,培育典型,抓点带面。研究出台返乡下乡创业政策指引、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扶持奖补办法等优惠政策,推进“鲁山英才计划”和“鲁山在外优秀人才回归工程”,打造“引才磁场”,释放“虹吸效应”。打造“归雁经济”。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今年以来,鲁山县招引3770名“归雁”返乡上项目、办企业,直接带动就业16002人。

团城乡寺沟村党员梁群返乡创业,打造了高端民宿和“多彩田园”两个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85万元。梁群被推选为该乡清水河旅游产业党总支书记。

“红鹰”引航,扛起产业发展“新引擎”】

鲁山县大力实施“红鹰创业工程”,拓展推广“抱团发展、联村共建、基地带动、引凤还巢、异地置业、链条集聚”等经验做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项目、技术等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集中打造辐射带动力强的集体经济标杆村、示范村。目前,鲁山县55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全覆盖。该县库区乡围绕打造红鹰创业工程示范基地,建成蓝莓种植园区19个,仅今年为务工群众发放工资300万余元,真正把小蓝莓造就成大产业。

党员带头,争当产业发展“排头兵”】

鲁山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懂技术、会发展的农村无职党员认领政策宣讲、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产业发展示范岗,以岗定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出台党员积分管理办法,一月一考评、一季一通报,促使广大党员有位、有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县党员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7万多个,在产业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推进产业振兴。

鲁山县辛集乡三西村党员致富能手郭富运带动12户村民利用葡萄废枝种植七彩蘑菇,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马楼乡薛寨村党员张延辉流转土地2100亩种植蔬菜,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337户年增收100余万元。

编辑:刘梦鸽 苗亚详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