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山村道路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充满诗意,高低起伏的山脉沟壑相映成趣……这就是南阳市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美丽如画的山村景致使人耳目一新,整个村庄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朝气与活力。为了描绘这幅“山村诗意图”,来自河南省审计厅的驻村工作队可没少花费心血,他们为河南村构筑起了通往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河南村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大桥乡政府西北6公里处,距离县城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浅山丘陵地带区。全村12个村民小组和1个新型社区,649户21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5户180人,边缘1户5人。由于地处偏僻,山路难行,水源短缺,电力不足,网络缺乏,生存环境恶劣,村民生活苦不堪言。2002年,河南村被评为国家级贫困村。2012年,河南省审计厅开始定点帮扶,河南村开始走向逆袭之路。
“一开始,空白的河南村,确实很让人苦恼,都不知该从何处下笔。但大家并没有因此束缚手脚,反而选择攻坚克难,齐心共筑,让越来越多村民的笑脸,绽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画卷中。”河南省审计厅驻村第一书记赵佳琳说道,在哪里工作都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驻村工作队没有因条件艰苦有半点怨言,一头扎在山村,尽心尽力落实中央振兴政策,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方案,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困难。
要想富,先修路。河南省审计厅驻村工作队驻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了解实际,拉出问题清单,对所列事项逐项研究解决。“全村原唯一一条出村道路距老省道 9公里,2012年,在省审计厅的努力争取下,新S249 省道开通并穿境而过,县城新修南环线将河南村大部分区域纳入城控区,使河南村距县城直线距离缩短到 1.5 公里,给河南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赵佳琳说,打通了河南村与外界的通道之后,村民们出行方便了,沿路开始做些小生意,带动了一部分村民致富,村民田间地头的路,也被修成了水泥路,原来因为交通不便无法耕种的土地,也复耕了。
路修好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审计厅协调争取200余万元资金,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路灯亮了,环境美了,电力足了,网络通了,河南村再也不是孤岛,村民再也不担心下雨路难行。不仅如此,省审计厅借助搬迁扶贫和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将住在半山坡的村民整体搬迁至山下,统一规划,建成新型社区,共搬迁了9个村民小组242户1248人,其中马岈、庞家、虎岭、上西、中西、下西六个组实施了整体搬迁。
据赵佳琳介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经过外出考察学习观摩,计划将河南村打造成为一个近郊旅游采摘游玩生态村。经河南省审计厅协调,省交通厅获批新建村内观光旅游三级公路6公里,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南村将成为内乡县的“后花园”。
谋产业,助振兴。在河南村,记者走进村里的切纸加工厂,车间里一派忙碌,车间内机声隆隆,30多名工人忙着分拣、包装、装箱,一批批加工好的卷纸整齐摆放在成品区,等待出库……
今年55岁的村民李占生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因肢体三级残疾,行动不方便,村里的切纸加工厂建成后,每天都是老伴推着他去上下班,现在老两口都在切纸厂干活,一年下来,不仅能照顾到家中一切,还能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
在河南村阳光草莓园种植大棚里,一株株青翠的草莓苗伏在地垄上,颗颗草莓露出鲜红的“脸蛋”,白色的小花点缀期间,让冰冷的大棚里充满了“莓”好“钱”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前些年在外地打零工时学会了草莓种植技术,返乡后,在乡政府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大力帮扶下,现在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0多亩,年收益达50多万元,不但自己致富了,还带动了周边30多人共同致富。”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波开心地说道。
以前村里就业机会不多,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经省审计厅协调,仙鹤纸业在村里建了一个切纸加工厂,吸纳村民7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2019年,连续3年利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150万建立了1个草莓种植基地1个高标准玻璃育苗大棚,村年集体收入增收5万余元。赵佳琳介绍,河南村通过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转移,不仅让村民兴起返乡潮,也让周边村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以产业为依托,家门口就业夯实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路径,也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靠自己和家人的奋斗实现小康梦想。
建设施,换新颜。河南村先后筹资110余万元新建了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设置了“一厅五室”,科学整合了服务项目,严格落实了来访接待、首问负责等制度,为群众提供了及时高效的便民服务。2020年,又多方筹集资金60万元,重新整理了党建宣传基地,对广场损毁地段进行修缮,协调县科技局在广场安装大型屏幕电视,安装了高亮度广场射灯5个,为全村村民和周边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敬老院、幼儿园以及周边社区近2万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
基层干部群众在茶余饭后散步时,通过观看视频,观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建宣传资料,了解到我们党的伟大光辉历史和多年来在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切身感受到党的扶贫惠农政策,凝了民心、聚了人气,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绘蓝图,谋巨变。河南村发生的良性改变,使它从一个无人问津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全乡最有发展潜力的村。下一步,该村将依托旅游环线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果树种植,大力发展田园采摘、农家生活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向田园综合体转型,努力实现一产带三产,打造新的致富增长点。
乡村振兴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如今,伴随着新时代的号角,一首磅礴有力的乡村振兴交响曲,在河南村激扬响起,在砥砺奋进中,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村容美、乡风美、生活美的新图景愈加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