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法官,我瞅见被告啦!”2022年1月13日,南阳市唐河县法院毕店法庭的汤凯法官接到原告孙某的电话,孙某在电话里激动地向他诉说自己的“重大发现”。原来,孙某在该县古城街办事,碰巧看到刚从外地回来的杨某在饭店吃饭。听到这个消息,汤凯法官眼前一亮,这个杨某可是他找了一个多月的当事人。
2019年被告杨某在原告孙某处购买化肥和种子,经结算欠原告34650元未付,向原告出具欠条。经催要归还1000元后,被告为躲债外出并拒接原告电话,原告无奈诉至法院。
由于被告“隐身”,案件立案后始终无法送达诉讼文书,后续的审调工作更是无从办起。“案子必须赶紧办,决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这样想着,汤凯法官立即驱车前往饭店。
见到被告杨某某后,汤凯法官让他先把饭吃完,随后对其进行了释法明理,并向其说明原告经营小本生意,愿意向其赊账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也是看在两人相交多年的情分。汤凯法官的一番话说到了被告的心坎里,被告当即答应还款,并当场与原告达成调解协议,其在春节前将赊购原告的3万余元农资款履行完毕。
就这样,汤凯法官30分钟的巧妙调解,促成原、被告双方两年的纠纷圆满解决。临走时,孙某拉着法官的手说:“汤法官,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我这笔农资款可要泡汤了!”
(编辑 王红春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