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作出明确规范,要求今年12月底前完成政府网站的规范整合工作,全市1042家各类政府网站只保留80多家。(1月8日《人民日报》)
原有1000多家各类政府网站最终只保留80多家,这样的规范整合力度可谓空前。或认为,偌大的城市,只保留80多家政府网站,是不是少了?其实不然。政府网站过多过滥,并不利于群众获取政务信息。常识是只有“少”,才可能做到“精”,才有利于政府网站回归本来,提高服务效能。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对全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作出了明确规范。其中特别提到: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优化技术、资金、人员等要素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于此而言,确立政府网站不在多而在精的理念,强化规范整合,求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仅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更有利于提升行政效能,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北京市此番大刀阔斧地精简政府网站,立足解决“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实现网站从独立分散到集约共享,意义正在于此。
总而言之,政府网站不在多而在精。政府网站做减法减少数量,服务效能做加法提高质量,既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也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契合网民期待。眼下,对地方部门来说,有两件事是要做的:一是借鉴北京市做法,动真格落实《指引》,将电子政务规范化、条理化,能砍的就砍,能关的则关,通过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集中管理信息数据,集中提供内容服务,实现网站资源优化融合、数据互认共享。二是各地不妨以规范整合政府部门网站为契机,举一反三加以“发挥”,对于没有效率而虚耗资源的官方微博、官方公号、官方APP,也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多点服务意识和求真务实,少些滥竽充数和花拳绣腿。
作者:大河报记者张国栋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