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诈骗手段不断迭代升级的严峻形势,工商银行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支行(以下简称“高新支行”)紧扣内控案防“提质固本”专项行动要求,将反诈工作深度融入日常经营治理末梢,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全员参与”三维协同发力,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2025年以来,该支行已成功拦截多笔可疑交易,累计避免群众资金损失达187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科技赋能:智能风控精准识别新型诈骗
在反诈斗争中,该行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打造智能风控“防火墙”,深度应用工总行“融安e信”风险信息服务平台,将智能反诈模型嵌入业务全流程。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异常交易,实现对多种利用新技术实施的新型诈骗的精准预警。
2025年7月,某陈姓女士到网点办理4.5万元现金取款业务,沟通中出现言辞含糊、神情紧张等异常。通过该行人员的敏感判断,该客户可能遭遇亲情诈骗。经耐心沟通并联合警方介入,成功阻止了资金转出,为客户规避了经济损失。
机制创新:警银联动实现“分钟级响应”
该行构建高效的警银协作机制。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全天候联勤”合作模式,指派专人入驻反诈中心,确保出现涉案情况能够实现紧急管控“分钟级响应”。
2025年5月,客户张先生执意要向某陌生账户转账2.3万元用于“炒股加杠杆”。该行柜员察觉异常后立即启动警银协作流程,反诈中心民警在10分钟内抵达现场。经警方核查,该投资平台被确认为虚假网站,及时提示客户停止风险交易。这一“识别-稳控-报警-处置”的闭环机制,已成为该行日常处理反诈工作的标准化流程。
全员参与:锻造反诈一线“主力军”
该行将反诈能力纳入员工考核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模式,持续提升一线员工的实战能力。线上,依托本行“工银大学”平台开设反诈微课堂,重点讲解“AI换脸”“虚假征信修复”等新型诈骗的识别技巧;线下,定期组织“反诈情景演练”,模拟可能遇到的各类复杂场景,提升员工的沟通劝阻与应急处置能力。
未来,工商银行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支行将继续以扎实的行动,织密织牢反诈防护网,为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