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上官镇的玉米田内,受连阴雨天气影响,土壤过湿,常规机械无法下地作业,志愿者们正积极帮助农户掰玉米。收获的玉米被打包后,由无人机飞手操控着植保无人机,将一袋袋玉米从空中转运至地头的运粮车上。

“由于现在地块比较湿黏,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地块,我们目前已经出动飞手有50多名,都在各地为农户提供帮助服务,利用无人机运输,可以大大缩短秋收的时间,作业效率非常高。”河南省滑县植保无人机飞手张振兴说。

在抢收玉米的同时,当地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农户进行秋播作业。
“目前田间墒情比较大,根据各自的田块不同,抓紧开展散墒,达到适宜条件,土壤湿度达到70%时开始耕作,保证适时播种。”河南省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陈一品说。


河南省浚县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75万亩,目前全县22个烘干点昼夜不停地工作,日烘干能力达1400多吨。
“我们的烘干机器现在是开足马力,从早到晚24小时连轴转,人员轮流工作,就是确保湿粮不积压,不霉变。”河南省浚县王庄镇康源家庭农场负责人马荣恩说。


同样,在河南省登封市,为保障秋粮抢烘需求,当地供电部门对辖区内合作社、粮食收储点、烘干点等开展排查检修,保障各烘干设备、电动农机具等安全稳定运行,助力秋粮抢收抢烘。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部门打出秋粮抢收“组合拳”,通过对原有农机进行改装、增加履带式收割机等保障秋粮收获。

此外,当地在原有粮食烘干点的基础上又增加移动式烘干机,引导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收获、运输、烘干等服务,公布全市所有适合晾晒的场地,全方位保障秋粮应收尽收、应烘尽烘。(稿件来源:新华社音视频部 姜亮、王善帅、王家胜、杜嘉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