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精准执纪护卫脱贫攻坚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31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卢松  浏览次数:11583
核心提示:兰考、滑县脱贫,新县、沈丘、新蔡、舞阳有望摘帽2017年,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河南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但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度相对较深的中原大地,脱贫任务依然繁重。脱贫攻坚战,越往后越是硬骨头。河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兰考、滑县脱贫,新县、沈丘、新蔡、舞阳有望“摘帽”……

    
2017年,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河南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但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度相对较深的中原大地,脱贫任务依然繁重。脱贫攻坚战,越往后越是硬骨头。河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发力、挺纪亮剑,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拓宽渠道查问题
  
“郭老伯,您家的低保金发了没有?2017年的产业扶贫到户资金是多少?怎么发放的?……”

    
这是卢氏县纪委工作人员到低保贫困户家中,询问扶贫资金发放情况的一幕,也是全省纪检监察干部下访排查扶贫问题线索的缩影。

   
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对这些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苍蝇”腐败问题,群众的感受最为直接,反映也最为强烈。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领域违纪行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全面从严治党就跟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挺进到哪里,一大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得到及时查处,惠民政策因此不折不扣地落到贫困群众身上。

    
如何精准发现问题?省纪委把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重点,围绕干部作风和基层腐败问题,列出28项干部作风问题清单和8项基层贪腐问题清单,并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精准“画像”。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明确靶向,对症下药。通过走访了解、暗访检查、交叉互查、专项督查等形式,对群众身边“四风”问题、扶贫领域民生资金等问题线索开展排查。同时构建“信、访、网、电”多位一体的诉求平台,设置举报箱、发放举报卡,并在扶贫重点镇村设置流动“接访点”,聆听群众诉求,收集问题线索。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省纪委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铁面执纪、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对胆敢向扶贫项目、资金“动奶酪”的腐败问题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严查快办、严惩不贷。

督办治理斩“黑手”

“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走基层入农户,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在扶贫一线落实监督责任,已经成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常态。

既是“攻坚战”,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连续两年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纪委的安排部署,省纪委将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省纪委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作为主要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制定出台4个文件,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严肃查处“虚”“浮”“假”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2017年以来,省纪委直接向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交办脱贫攻坚领域党员干部违纪线索1521起,严格督办,精准查纠,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去年,省纪委把全省拟摘帽的贫困县和问题线索反映比较集中的县(市)作为重点督办对象,每个地方选择2~4件典型问题线索集中交办,对职能部门扶贫政策悬空情况进行重点督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巡视巡察、财政监督检查、专项审计结果、职能部门移交问题等成果,汇总问题线索,逐一梳理排查,建立台账、挂牌督办。
    
集中发力,成果丰硕。2017年,全省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2000起,处理2734人,其中纪律处分2304人,组织处理447人,50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通报问责强担当

   
范文民现在很后悔,因为违规为妻子办理低保,他这个居委会主任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如今谈起处分,范文民毫无怨言,“尽管妻子常年有病,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但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决不能违规享受这个资格”。

    
这是沈丘县纪委近期查处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如何保障“脱贫摘帽”这份政治答卷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确保压力传导不衰减、责任落实不虚化。

脱贫攻坚离不开强有力的问责保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督导组,对驻村扶贫干部工作纪律、推动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监督检查,严肃问责。省纪委与省直机关单位之间建立脱贫攻坚监督执纪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协调、互通信息,联手执纪问责。

与此同时,河南充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对触犯纪律“底线”的,动辄则咎。省纪委每月通报全省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去年共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07期516起。这中间,既有弄虚作假、贪污截留等问题,又有对脱贫攻坚工作不严不实、推进不力等问题。通过严肃查处并及时通报这些典型案件,既纠正了问题,推动了整改,又形成了强震慑,带出了好作风。

在泥土香中护航

贾凯文,是省纪委机关一名“80后”青年干部,去年,他与机关的78名青年干部分9批26个小组,轮流进驻上蔡县26个贫困村参加实践锻炼,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地气、察民情、助脱贫,整个活动从盛夏一直延续到深秋。这是省纪委助力上蔡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次创新行动。

在持续推进全省扶贫领域专项整治的同时,省纪委还以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的上蔡县为试验田,立标杆、做示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对全县贫困群众的甘苦冷暖和增收项目念兹在兹,去年先后5次深入上蔡县的贫困乡村和农户,冒雨暗访督导、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元旦期间调研走访,上蔡县的田间地头和乡间小路一次次留下了他的身影。

“心中要饱含深感情,身上要沾满泥土香。”省纪委常委会殷切寄语机关干部,把机关的青年干部全部拉上扶贫一线淬火锻炼,几个月后,换回的是沉甸甸的564页《贫困户脱贫规划书》,以及青年干部与当地村干部、贫困户结成的数十个帮扶微信群,这支反腐败斗争的生力军同时成了上蔡县扶贫工作中“不走的工作队”。

扶贫先要扶志,在省纪委常委会的倡议下,2017年8月,省纪委机关干部捐款26.19万元,帮助131名上蔡县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增强“造血功能”,搞好产业带动,做实产业扶贫,与相关省直单位一道助推当地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做实结对帮扶,开展省纪委常委会与上蔡县委、机关各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机关干部与贫困家庭“三个一对一”结对帮扶,盯住脱贫的发力点,增强脱贫的实效性,提升脱贫的精准度……

一连串措施的背后,是务实和坚韧,更是信心和决心。省纪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为尺子,精准执纪,精准问责,精准帮扶,把忠诚与为民落到行动中,把责任与担当扛在肩膀上,把百姓的安危与冷暖挂在心坎上,既当群众的贴心人,更做群众利益的守卫者,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保驾护航。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卢松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日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