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健康

守牢思想阵地:医院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8  浏览次数:12382
核心提示:医院是守护生命健康的 战场,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医护人员的思想觉悟直接影响诊疗服务的温度,患者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也与医院的价值导向紧密相连。做好医院意识形态工作,不是 喊口号,而是要把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融入诊疗服务、团队
医院是守护生命健康的 “战场”,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医护人员的思想觉悟直接影响诊疗服务的温度,患者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也与医院的价值导向紧密相连。做好医院意识形态工作,不是 “喊口号”,而是要把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融入诊疗服务、团队建设、医患互动的每一个环节,既守住 “安全线”,又传递 “正能量”,为医院发展筑牢精神根基。

以 “身边榜样” 为锚点,筑牢医护思想根基

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生死考验、工作压力,单纯的理论宣讲难以触动内心,意识形态教育需要 “看得见、学得来” 的榜样力量。在新职工入职培训中,除了技术培训,还要安排 “医院精神传承” 课程,让新人了解医院的发展历程和医者仁心的传统。通过这样的 “软引导 + 硬标准”,让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的理念从 “要求” 变成医护人员的 “自觉行动”。

以 “服务阵地” 为载体,传递正向价值导向

医院的宣传阵地更要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官方公众号、视频号不能只发 “挂号指南”“疾病科普”,还要多推送医护的正能量故事:比如科室集体为罕见病患者组织多学科会诊,医院联合公益组织为困境儿童提供免费治疗,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进学校开展健康讲座…… 这些内容不仅能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更能让公众看到医疗行业的责任与担当,减少对医护群体的误解,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氛围。

以 “风险防范” 为底线,守好意识形态安全门

医院是矛盾集中的场所,医患纠纷、负面舆情等都可能成为意识形态风险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提前预判风险、及时化解矛盾。比如建立 “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安排专人关注网络平台上关于医院的留言,一旦发现患者投诉、不实信息,第一时间对接相关科室核实情况,既要快速回应患者诉求,也要通过官方渠道澄清事实,避免谣言扩散。曾经有医院因 “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引发吐槽,工作人员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在公众号上公开说明就诊高峰时段、给出错峰就诊建议,还分享了医护人员加班加点接诊的视频,最终赢得了患者的理解。

还要加强医护人员的 “网络素养教育”,明确要求大家不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负面情绪的言论,不传播未经证实的医疗信息,不参与对行业的恶意评价。遇到患者在网络上抱怨时,引导医护人员先共情、再沟通,而不是对立反驳 —— 这种 “理性沟通” 的态度,本身就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能避免小矛盾升级为大冲突。

以 “协同联动” 为支撑,形成工作合力

做好医院意识形态工作,核心是 “以人为本”—— 对医护,要以榜样引领、关怀疏导凝聚思想共识;对患者,要以优质服务、真诚沟通传递正向价值;对风险,要以主动应对、理性处置守住安全底线。只有这样,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真正成为医院发展的 “稳定器” 和 “动力源”,守护好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守护好思想的 “绿水青山”。 (郑州市中心医院宣传科 陈亚平)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