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圈
美食圈

《千年一鱼》连载 | 鲤是爱情的象征,也是最美的“信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30  浏览次数:16758
核心提示:2024年3月25日,豫菜高质量发展暨阿五创办20周年活动于郑州圆满举办。在现场数百位国内外文化界、餐饮界专家和企业家的见证下,一本关于黄河鲤鱼和豫菜文化的书籍《千年一鱼》正式发布。全书洋洋洒洒十万字,勾勒了上万年的鲤鱼文化史和豫菜发展史。这是中华
2024年3月25日,豫菜高质量发展暨阿五创办20周年活动于郑州圆满举办。在现场数百位国内外文化界、餐饮界专家和企业家的见证下,一本关于黄河鲤鱼和豫菜文化的书籍《千年一鱼》正式发布。

1_3_千年一鱼116

全书洋洋洒洒十万字,勾勒了上万年的鲤鱼文化史和豫菜发展史。这是中华餐饮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阐述鲤鱼文化的专著,填补了鲤鱼文化没有系统阐述的空白,对于鲤鱼文化体系打造、黄河鲤鱼头牌回归以及豫菜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即日起,阿五公众号将对本书进行连载,敬请关注!

“赠您一个鲤鱼香囊,祝您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在阿五吃红烧黄河鲤鱼时,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即赠香囊。

香囊是鲤鱼形状的,金线刺绣,装着时令香料。这种赠香囊的仪式,让人们体会到了古人雅致含蓄的传情方式。

鲤,是爱情的象征,也是最美的“信使”,寄托着人们对多子多福、幸福美满的期盼,对家国丰稔的祈望。


鱼图腾 之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以爱情为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汉代乐府诗,以极其委婉的方式,表达了男女间的爱情。

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说鱼》中写道,鱼之所以能作为“匹偶”“情侣”的象征,主要还是源于其繁殖功能。他进一步探源:“为什么要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这在我国古代的礼俗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不必赘述。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繁殖力最强的生物之一,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间,若称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著名民俗学家孙作云也说过类似的话。《〈诗经〉恋歌发微》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了鱼意象的隐意:“因为古代男女在春天聚会、在水边祓禊(fú xì)唱歌,即景生情,因物见志,所以在诗中往往用钓鱼、食鱼来象征恋爱,寻致成为一种专门性的隐语。”他甚至提出,《诗经·关雎》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

就具体形式而言,数千年传承不息的双鱼图和鱼鸟图,最直观地展现出了人们对生殖的崇拜。

双鱼图滥觞于新石器时期,是合欢、生殖的象征,成了后世夫妇婚合与求子乞嗣的意象符号。例如,战国漆杯、陶豆,汉代铜洗、墓砖,晋代及元、明铜镜,唐代银盘、银洗、鱼瓶,宋、辽、金首饰与铆饰,宋以后的瓷器等,多以双鱼纹为吉祥图饰。

婚礼时取用的双鱼纹铜镜,新妇到夫家前撒钱模拟“鲤鱼散子”的仪式,洞房窗上双鱼窗花和双鱼挂饰,室内陈设的祭祖面鱼,以及议婚中以鱼为“纳采”的聘礼等,都体现了鱼文化在婚俗中的求偶乞嗣的象征功用。中国南方有些地区仍然有这样的古礼:男方行六聘之礼时,需要送鲤鱼给女方,预示着双方婚后美满,多子多福。

1_3_千年一鱼1196

在宋代,男女双方订婚时,女方回礼会用到鱼和箸。《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中记载:“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箸’。”回鱼箸礼仪中,鱼谐音如,取如意之意;箸音同注,取注定之意,二者均为祈子的吉祥物。这种把鱼作为定亲礼的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行,北方很多地区以鲤作为定亲的六样礼或八样礼之一,以象征喜庆、福气。

究其原因,一是鲤与礼同音,鱼与余同音,鲤鱼旺盛的繁殖能力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多子多福、人丁旺盛的幸福生活的期盼契合;二是鱼与水的关系正是夫妻之间感情深厚、荣辱与共的真实写照,以鱼水之情比喻夫妻之情,正是希望新人婚后能和和美美、相亲相爱。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新婚贺礼还有印有鲤鱼的脸盆。如今在河南东部、山东、苏北等地,人们见面有时会问:“啥时候吃你的鲤鱼?”这就是在问啥时候能吃上你的喜酒或是你家孩子啥时候结婚。如果经媒人介绍而相识相知的情侣喜结连理,答谢媒人时还会说:“请您吃大鲤鱼!”

鱼图腾 之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鱼传尺素

鲤鱼不仅有美好的寓意,也一直被人们视为可以和外界沟通的信使。

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参照鲤鱼的形状把木板制成鱼形的信封。

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诗中的“双鲤鱼”,便是制成鱼形状的信封,由两块木板组成,书信夹在中间。“尺素”是可以书写的白色丝绢,代指书信。

诗中人收到了远方寄来的信,拆开一看,信中既有“加餐食”的关切,又有“长相忆”的思念,细腻深沉的情感跃然纸上。

古代信封制成鲤鱼形,被称为“鲤”“双鲤”“鲤素”“鲤封”“鲤书”等。唐代信封仍做成鲤鱼形,信封两面画鳞甲,称为“鲤鱼函”。

1_3_千年一鱼1952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中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杜牧《别怀》中有“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还有孟浩然的“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杜甫的“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元稹的“凭仗鲤鱼将远信,雁回时节到扬州”,都是将“鲤鱼”视为传递信件的“使者”。

唐代以鲤鱼作礼物时,一般是一次送两条。张子容的“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杜甫的“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常建的“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以及方干《寄江陵王少府》的“波涛一阻两乡梦,岁月无过双鲤鱼”中均有提及。赠双鲤鱼主要在好友之间进行,逐渐成为友谊的象征。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